第789章 成功说服南疆人(3 / 4)
人留在粮道,既浪费兵力又有被伏击的风险。他猛地攥紧拳头:“二哥说得对!现在不是顾后勤的时候,传我调令,让杨志连夜带人返回营,不得延误!”
武二咧嘴一笑,转身就往外走,路过帐门时,正好撞见几个归顺的俘虏被老兵押着去领武器,俘虏们的手刚碰到火枪,老兵就厉声喝止:“拿稳了!敢乱晃一下,老子先崩了你!”俘虏们吓得手一抖,火枪差点掉在地上,老兵又伸手按住枪托,眼神里满是敌意。
李星群站在帐内看着这一幕,心里没半分缓和——他知道,仅靠军令压着,两边的仇怨根本消不了。但眼下决战在即,只能先把人攥在手里,至于信任,根本没时间考虑。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营里处处是紧绷的气息:李助带着人给归顺的俘虏分编队伍,每个队的老兵都握着刀站在队尾,俘虏们拘谨地站着,连呼息都不敢大声;负责看守的士兵把长矛架在营门,盯着留营干活的四千人,只要有人靠近栅栏,就会厉声喝问;亲兵快马加鞭去传调令,马蹄声在营道上敲得急促,惊得归顺丰虏们纷纷抬头张望。
李星群走到营墙下,望着远处南疆营地的方向,耳边是士兵的喝斥声、俘虏的低语声、马蹄的疾驰声,这些声音搅在一起,像决战前的惊雷。他摸了摸腰间的佩刀,心里清楚——这些准备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开打,归顺的俘虏会不会倒戈,还未可知。但眼下,他只能赌一把,赌军令能压得住两边的火气,赌这些人能暂时放下仇怨,先扛过决战。
夜色像浸了墨的棉絮,压得巢湖营喘不过气。启军的巡逻队提着灯笼走过俘虏营边缘,火光在泥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灯笼里的烛火被风晃得明灭,照得草棚外的木桩泛着冷光。草棚里,十几个归顺的南疆士兵挤在一起,借着月光搓着冻得发僵的手,压低声音抱怨着,话里满是怨怼。
“白天领火枪时,那个老兵的刀就架在我脖子上,好像我会反水似的!”一个矮壮的南疆汉子攥紧拳头,指节发白,“不就是打了几仗吗?咱们都归顺了,还这么防着!”
旁边的青年揉着被枪托撞红的肩膀,声音发闷:“何止啊,中午领窝头,咱们的比启军士兵的小一圈,还掺了更多霉点。他们说‘先紧着守城的吃’,我看就是故意苛待咱们!”
“要我说,还不如跟着侬智高走……”有人小声嘀咕,话没说完就被身边的人拽了拽胳膊,“别乱说!没看见巡逻的刚过去?被听见了,又要被关禁闭!”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突然从草棚后的老槐树下飘出来,脚步轻得像猫,连草叶都没惊动。月光落在黑影身上,只能看出身形纤细,裹在宽大的黑斗篷里,兜帽压得极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截苍白的下颌。
草棚里的南疆士兵瞬间僵住,原本的抱怨声戛然而止。几个年长的士兵猛地站起身,手不自觉地往腰间摸去——那里本该有部落的短刀,却早在被俘时被收走了。他们脸上的怨怼变成了恐惧,嘴唇哆嗦着,似乎想弯腰行礼,却被黑影一个眼神钉在原地。
那眼神没什么温度,像冰锥似的扫过草棚,连最开始抱怨的矮壮汉子都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说话。黑影走到草棚中央,声音隔着斗篷传出来,又低又哑,听不出男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我们圣地做了那么多事,他们防备你们,有什么奇怪的?”
矮壮汉子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开口:“可是……圣女大人,”他顿了顿,见黑影没反驳,才继续说,“那个太原府,真有您之前说的那么好吗?有吃不完的玉米,冬天还有暖炉?”
黑影抬手,指尖在月光下泛着冷白,轻轻落在草棚的木桩上:“不止太原府,还有更好的地方,离南疆不远,有能种三季的田,有不冻的河。本座若想杀你们,当初在部落里就动手了,何必费力气让你们归顺?”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