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偷袭江宁(3 / 5)

加入书签

新兵,交给杨延昭统领。战功也多让给杨延昭,他是三朝老将,忠心耿耿,朝廷信他。”

她顿了顿,看向李星群:“之前杨延昭要回援开封,虽然放弃全椒不妥,但这份‘忠君’的心思,陛下看在眼里,也能让他对你的‘忌惮’少几分。你越‘不争’,朝廷越放心。”

李星群点点头:“前辈说得有道理。只是……我若少带兵,会不会影响江宁的战事?”

“放心,江宁的守兵也就五万,你带五万老卒足够了。”云莘兰接过话头,“杨延昭带新兵,既能锻炼新兵的战力,也能让他在朝廷面前‘立功’,一举两得。”

李星群苦笑着揉了揉额头:“这么说,你们过来,我倒真成了甩手掌柜,不用带兵了?”

“谁让你偷懒?”云莘兰抬手,在他额头上敲了个暴栗,力道不轻不重,带着师姐对师弟的亲昵,“我们只是给你出主意,顶多帮你看看伤病、盯着点正道盟,算是‘亲友团’,真正打仗、拿主意的,还得是你自己。”

郑秀珍也跟着点头:“没错,我和云莘兰都不打算在杨延昭面前露面——他认死理,知道咱们帮你,又该多想了。”

李星群捂着额头,无奈地笑了:“合着你们俩就负责出主意,干活的还是我?我这还得谢谢你们啊?”

帐内的气氛终于轻松起来,云莘兰嘴角勾起一丝浅浅的笑意,郑秀珍也笑出了声。帐外的夜色更浓,火把的光映着三人的身影,虽然前路还有朝廷猜忌的隐忧,但至少,他们已经找到了应对的法子——接下来,只要拿下江宁,一切就有转机。

马蹄踏过官道的碎石,扬起的尘土在晨光里泛着昏黄。当全椒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里时,李星群身边的士兵们却齐齐停住了脚步,连呼吸都沉了几分——城楼上的“杨”字旗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面绣着“王”字的黑旗,城垛间隐约能看到南疆士兵的身影,手里的长矛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怎么会这样……”一个年轻的新兵攥着火枪,枪托在地上磕出轻响,脸上满是懊恼,“咱们刚放弃没几天,王庆就占了?这不是白跑一趟吗!”

这话像颗石子扔进水里,周围的士兵纷纷附和。有的老兵靠在马背上,眉头紧锁:“刚从巢湖打过来,又要回头打全椒,这来回折腾,粮草都快跟不上了!”还有的士兵望着城楼上的黑旗,眼神里透着疲惫——之前守全椒时,他们在城墙上架过炮、垒过工事,现在却要对着曾经的阵地挥刀,心里总不是滋味。

李星群勒住马,看着士兵们耷拉的肩膀,知道不能放任这种情绪蔓延。他翻身下马,逐一向士兵们解释“保退路”的重要性,又安排后勤营送来草药和新草鞋,军营里的懊恼情绪才渐渐平复。可当他和杨延昭回到主营帐,看着周显递来的江宁城防图,两人却陷入了新的纠结。

“周先生的法子是好,可谁来带队?”杨延昭手指叩着桌沿,眉头拧成疙瘩,“我是主帅,全椒城外还得留兵牵制王庆,一旦离开,这边的防线就垮了。”

李星群心里也清楚——他若带队去江宁,拿下城池又是一桩大功,只会让朝廷的猜忌更重。他推了推城防图,语气委婉:“元帅说得是,您得坐镇中军。我这边……巢湖战后兵力已够惹眼,再立军功,怕是不妥。”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彼此的顾虑。帐内沉默片刻,帐帘突然被掀开,杨文孝大步走了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早上巡查的尘土,他双手抱拳,声音响亮:“父亲!李叔!孩儿愿带骑兵去江宁!”

杨延昭愣了愣,随即沉下脸:“胡闹!江宁虽守兵弱,可方杰再无能也是方腊亲侄,你实战经验少,万一出了差错怎么办?”

“孩儿不是胡闹!”杨文孝往前一步,眼神坚定,“巢湖一战,孩儿跟着李叔学了不少战术;守全椒时,也跟着张将军练过骑兵奔袭。这次有周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