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人员的分配下(2 / 4)
,可以效仿当初子产铸造刑鼎的事情,把我们大启的刑法条文刻在显眼的器物上,立在城中心的广场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样或许能让他们对法律有个初步的认知。”
“韩推官这话不妥。”
李助当即摇了摇头表示反对,“这些百姓大多不识字,就算把法律条文刻得再清楚,他们也看不懂,造出来了也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是白费功夫罢了。”
一旁的汪辉祖捋了捋胡须,缓缓开口:“我认为可以效仿当初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的事情,先定下几条最简单、最基础的法律,让百姓容易理解和遵守,后面再慢慢增加条款,逐步完善,这样或许更容易被接受。”
韩严法一听,立刻反驳:“这样怎么行呢?法律本就是用来约束众人行为的,若是只定几条简单的,不用完整的法律去约束这些人,岂不是要翻天了?到时候局面恐怕会更加难以控制。”
李助却笑了起来,眼神里带着几分了然:“我懂汪老师爷的意思了。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我们就是要让大同府暂时陷入接近无序的状态,让这里的百姓亲身体验到没有完善法律约束的混乱,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尝试接受新的法律。”
李星群闻言点了点头,又有些迟疑地问道:“这就是拆屋效应是吗?先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再提出较小的要求,让人更容易接受。
可是这样做,会不会让大同府更加乱上添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汪辉祖胸有成竹地说:“所以我们要有一个起码的保证。
约法三章肯定是不能治理一个地方的,但保证最基本的秩序还是足够的。
我们还可以把愿意守法的人和不愿意守法的人分开,在城里划定一个区域,愿意守法的人就到那里生活,严格执行我们的法律;不愿意守法的人就在外面。
一个月统计一次情况,慢慢将法律条款增加后,再推行到不愿意守法的人那里,最后实现所有人都遵守法律。”
李星群依旧有些担忧,问道:“这样分区域推行,会不会拖延太久?大同府的情况可经不起长时间的折腾。”
汪辉祖自信地说:“大人放心,最多不过两个月,就能建立起基础的秩序,半年的时间应该就能统一法律,让百姓都适应。”
李星群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这个办法听起来可行,可以一试,不过我还需要再仔细考虑一下其中的细节,确保不会出太大的纰漏。”
送走李助等人时,日头已斜斜挂在西城墙。
李星群踩着满地碎金似的阳光穿过回廊,推开内堂那扇雕花木门,昭姬正临窗翻看着一卷泛黄的书册,间的银簪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
“还在看这些?”
他走过去,顺手替她合上窗扇,挡住猎猎的风,“外面商量的事情,我大概跟你说说?”
昭姬放下书册,指尖在书页边缘轻轻划过:“洗耳恭听。”
李星群将众人关于推行律法的争论简略复述一遍,末了叹道:“其实你若在外面商量,或许能想得更周全些。”
昭姬却摇了摇头,鬓边的碎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现在我们势力越来越大,除了台面上的人,总得有暗线。
李助他们是从五台县就跟着你的老人,信得过,可我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我的存在。”
她抬眸看向李星群,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何况,当初若不是某人提了些‘新奇想法’,朝廷也不会搞出锦衣卫,我如今自然更不能露面了。”
李星群闻言苦笑——能提出跨时代东西的,整个大启恐怕只有自己。
他摆摆手跳过这个话题:“不说这个了。
你有什么要补充的?毕竟在场那么多人,没谁比你更了解契丹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