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婵儿早就和两个孩子熟了。她也不见外,进来说了几句,就迈着金莲走到葡萄架子上,伸手摘了几颗葡萄。     然后就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坐下,言笑晏晏的说道:     “明个大早,卯时三刻就到东里土神庙前大祭,演">     赵婵儿早就和两个孩子熟了。她也不见外,进来说了几句,就迈着金莲走到葡萄架子上,伸手摘了几颗葡萄。     然后就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坐下,言笑晏晏的说道:     “明个大早,卯时三刻就到东里土神庙前大祭,演">

第一百零六章 秋社祭(1 / 15)

嫡明 戈昔 6567 字 14小时前

    赵婵儿早就和两个孩子熟了。她也不见外,进来说了几句,就迈着金莲走到葡萄架子上,伸手摘了几颗葡萄。

    然后就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坐下,言笑晏晏的说道:

    “明个大早,卯时三刻就到东里土神庙前大祭,演戏酬谢诸神。咱们青桥里的社戏每年都是最出彩的。社戏会市,百货云集,比镇市都热闹,能买到很多平时买不到的东西呢。”

    “几头猪已经关在土神庙旁的笼子里,明天五更杀了社猪,烤到辰时,就能分祭肉吃。所以呀,你们明天早上不要朝食,都留着肚子吃肉。”

    宁采薇问道:“请戏班子的花销,要各家各户摊派么?”

    赵婵儿吃了一颗葡萄,笑道:“那哪能呢?青桥里高门大户这么多,每年都是他们包办的。”

    朱寅闻言毫不奇怪。古代乡绅是两面性的,很少非黑即白。

    一方面,他们统治乡村,作威作福,甚至横行乡里。

    但另一方面,也会修路建桥,维护公共设施和基层秩序。

    每年出钱举办社戏,对他们来说只是小钱。

    赵婵儿道:“明日秋社,本来今日要归宁的。可清尘小娘子还要吃奶,就不回娘家了。明日咱们一起去看戏。”

    原来,按照汉朝时传下来的风俗,秋社是要回娘家的。

    她是清尘的奶娘,一日也离不开,也就不管秋社归宁的风俗。

    当天下午,朱寅就派人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