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激动的接过委任文书,肃然拱手道:
“若非稚虎兄抬举推荐,某就是苦心钻营十年,也未必有用武之地。雅虎兄就是我的伯乐啊。’
朱寅暗道:你哪里会钻营十年?你弃武从文转学八股,反而又成了文解元,中了文进士。
口中笑道:“这也是因为飞白兄是武解元,精通武艺,的确是难得的将才,不然就算我极力推荐,朝廷也不会任用啊。”
“归根结底,还是飞白兄自己的本事。”
这也是实话。如果熊廷弼没有武举解元的功名在身,朱寅也很难帮他谋取这个职务。
武举这种功名,在没人抬举的情况下没用处。可要是有人抬举,那又很有用。
朱寅又道:“按照朝廷的规矩,飞白兄上任最多一年,只要不出错,忠显校尉的散官和武骑尉的勋职,也都能到手了。”
明朝武官有四个体系,分别是卫所军职、营兵实缺、武散官、武勋位。
以前最重要的是卫所军职,如今最重要的是营兵实缺。武散官是用来定俸禄等级,武勋位则是军衔。
有了把总以上(含把总)的营兵实缺,接下来武散官和武勋位是题中应有之义,肯定要授的。
熊廷弼对朱寅很是感激。他向来心高气傲,睥睨世人,没少得罪人。可他面对年幼的朱寅,又真是心悦诚服。
然而他做梦也想不到,是朱寅断了他的文官之路。
当然,他天分极高,从小也读书,经史和兵书早已熟悉。就算不学八股不当文官,也不影响他是文双全才。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