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旨意一下,群臣觉得既是题中应有之义,也多少有些惊叹,     十五岁的总督!     朱寅如此年少,就节制西北五镇兵马,实在是国朝异数啊。     大明朝的总督多">     皇帝旨意一下,群臣觉得既是题中应有之义,也多少有些惊叹,     十五岁的总督!     朱寅如此年少,就节制西北五镇兵马,实在是国朝异数啊。     大明朝的总督多">

第二百三十五章 收徒莫如朱稚虎啊。(1 / 9)

嫡明 戈昔 3780 字 7小时前

    皇帝旨意一下,群臣觉得既是题中应有之义,也多少有些惊叹,

    十五岁的总督!

    朱寅如此年少,就节制西北五镇兵马,实在是国朝异数啊。

    大明朝的总督多是临时差遣,因事而设。

    比如五镇总督,朝廷之前就没有这个差遣。只是因为西北蒙古贵族庆王称帝造反,事关重大,这才临时添设。

    可是按照惯例,钦差总督的文臣,一般要加副都御使衔,以副都御使的身份,监军统兵。

    朱寅的本官只是正四品佥都御史,和副都御使差了两级,本来是没有资格出任总督的。

    但庆王僭越称帝,事急从权,皇帝也只能这么干了。

    朝臣之中,也没有人犯傻的奏请加朱寅为右副都御使衔,以适配总督之职。

    因为肯定不行。

    右副都御使乃正三品京官,还是御史序列,已是国家重臣。朱寅做官也就三四年,在金都御史任上才两个多月,怎么可能加右副都御使衔?哪怕他在乌梁素海立有大功,那也不行。

    那么就只能低配了,让朱寅以佥都御史衔,破格担任总督重任。等到再积累一些资历,再加右副都御史不迟。

    实际上,无论是朝臣的推荐,还是最后皇帝的任命,背后都有一股力量在运作、影响、推动。这股力量在朝中暗流涌动,没有引起注意,可声势已经在潜滋暗长。

    从内阁大臣,司礼监太监,到大小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