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国王李?,在平壤陷落后仓皇北逃,最终栖身于义州鸭绿江边一处破败的大佛寺。     这年久失修的破败佛寺,就是他如今的“行在”了。     秋风中的残破殿堂,与记忆中汉阳的繁华对比,当真恍如隔世。就是这滔">     朝鲜国王李?,在平壤陷落后仓皇北逃,最终栖身于义州鸭绿江边一处破败的大佛寺。     这年久失修的破败佛寺,就是他如今的“行在”了。     秋风中的残破殿堂,与记忆中汉阳的繁华对比,当真恍如隔世。就是这滔">

第三百零五章 哭泣的朝鲜君臣(1 / 10)

嫡明 戈昔 4412 字 11小时前

    朝鲜国王李?,在平壤陷落后仓皇北逃,最终栖身于义州鸭绿江边一处破败的大佛寺。

    这年久失修的破败佛寺,就是他如今的“行在”了。

    秋风中的残破殿堂,与记忆中汉阳的繁华对比,当真恍如隔世。就是这滔滔江水,也如同这仓皇辞庙的无尽哀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晔忽然想起李煜的词,又想起李煜也姓李,不禁心头一颤。

    跟随朝鲜王李?“北狩”的朝鲜大臣们,如都承旨柳成龙、判书金诚、左议政尹斗寿等人,眼见主上对江水哭泣,连贱民们使用的东语(朝鲜语)都说出来了,都是面面相觑。

    柳成龙劝解道:“殿下勿忧,天朝虽然出使敌国,可肯定也是劝敌国退兵,也是为了我国啊。使者去和谈,也不会影响天朝出兵。”

    李?闻言这才好受很多。他最怕的就是,大明抛弃朝鲜,单方面和日本和谈,不顾朝鲜的死活。

    面对迟迟未至的明朝大军,朝鲜君臣心急如焚,度日如年。甚至怀疑,明廷在等朝鲜完全亡国后再出手。

    眼见使臣的船快要靠岸,李?也不再使用东语(朝鲜语),而是用汉语悲伤的说道:

    “寡人年过不惑,又有采薪之忧,身子骨怕是撑不到光复山河了。这黍离之叹,何其伤感!”

    群臣闻言,心中都很无奈。

    殿下实在是怯懦了些。本来殿下若是坚守汉城和平壤,倭寇未必就能数月之间席卷八道,国家也不会这么快沦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