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朱宣圻说的痛心疾首,对大明宗室的处境怨念深重。即便是蜀王府的泼天富贵,也无法抵消他对朝廷的不满。     朱寅不禁对朱宣圻高看一看。身在局中,能清楚的认知到这一点,说明他的确有些格局。     大明宗室">     蜀王朱宣圻说的痛心疾首,对大明宗室的处境怨念深重。即便是蜀王府的泼天富贵,也无法抵消他对朝廷的不满。     朱寅不禁对朱宣圻高看一看。身在局中,能清楚的认知到这一点,说明他的确有些格局。     大明宗室">

第四百四十六章 改革爵制,迎击叛军(1 / 10)

嫡明 戈昔 4248 字 13小时前

    蜀王朱宣圻说的痛心疾首,对大明宗室的处境怨念深重。即便是蜀王府的泼天富贵,也无法抵消他对朝廷的不满。

    朱寅不禁对朱宣圻高看一看。身在局中,能清楚的认知到这一点,说明他的确有些格局。

    大明宗室之中,总算有些像样的人物。

    朱寅自己,当然对大明宗室问题认识更深。越是认识深刻,他就越是明白,宗室制度必须全面改革,必须要动大手术!

    万历时期有多少宗室?后世说法不一,数据不同。但肯定不是朝廷玉牒上登记的十五六万,实际数量最少翻倍。

    为了少发俸禄,减少负担,朝廷和地方官心照不宣的故意少登记。

    按制,到了最低级的宗室爵位奉国中尉这一级,所生的子子孙孙,全部是奉国中尉,不再降等。

    也就是说,按照祖制,只要是宗室就都有爵位,不管承袭多少代,不管血脉有多疏远,最低也是从六品的奉国中尉,无论嫡庶人人有份,待遇每年也有二百石,比知县还要好的多。

    但实际操作之中,如今已经面目全非。

    因为宗室人口爆炸,奉国中尉实在太多了,所以奉国中尉的子孙,并非每人都能得到爵位。奉国中尉的儿子,往往只有一个或者极少数的儿子,才能获得奉国中尉的爵位。其他儿子成为没有爵位的散宗。

    按说,没总比有没弱。即便发的很多,拖欠很久,终究还能发一些,算是个福利吧。

    “就说那小明爵位之制度,宗室一套,民爵一套,互是兼容,乱一四糟。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