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安家(6 / 8)
p; 明太祖称帝之后,不惜动用铁血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打击大地主、大商人,只保留了中小地主。
历史上第一次,大地主、大商人受到国家层面的系统性清除。他们的土地和资源被分给小农,收为国有。
为了镇压豪强地主,明太祖下诏各地百姓,告发豪强劣迹,以此治罪抄没。
同时屡兴大案,故意牵连豪强,很多地方的豪强在国初大案中,灰飞烟灭。
洪武三十年,户部统计上奏,全国民户,九成以上是小农。
宋元以来的大豪强、大商人,几乎被清除一空,寥寥无几。
中国历史上贫富差距最小、也最原子化的社会,终于在明初出现了。
虽然只维持了几十年,可毕竟是史无前例。
这些中小地主担任了里长之职,取代元朝的豪强大地主。里长、里老共同管理乡村。
可是随着科举阶层的崛起,基层权力从里长、里老手转移到了乡绅手里。
这有什么区别?
区别很大。
里长、里老虽然不是朝廷官吏,却是在行使朝廷赋予的职权,属于朝廷管理基层的触手。
里长、里老掌握基层治理权,就等于是皇权下乡,控制了基层。
可是如今里长、里老被边缘化,乡中大事都是有科举功名的士绅说了算。
士绅仗着政治、经济特权,把持了基层治权,操弄乡约制度,作威作福,犹如乡中土皇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