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若初见(6 / 14)
; “周师,李师,学生释,想不到此诗是朱寅所作,可见朱师弟真是神童。朱师弟年仅十岁,若能当场命题赋诗,那就更是一段佳话,即便不能名至实归,也必将名声鹊起。”
“王师弟已有神童之誉,若是再加上朱师弟,那岂不是一时瑜亮?如此,便是我南雍的祥瑞了。”
此人名叫董释,是王瑞芳的同窗好友,虽然年纪比王瑞芳大两岁,却向来趋炎附势,唯王瑞芳马首是瞻。
他出身华亭董氏,乃是松江大族。其叔董其昌,向来趋附王氏,两家算是世交。
王瑞芳和董释等人都是年少机敏,哪里还不知道,周博士和李助教捧朱寅的用意?
必然是想争夺乡试名额了。关系到切身利益,他们哪里还会轻易放过?
周博士和李助教听到释的话,不约而同的暗道:董释啊释,你可真是不懂事啊。
可董释这番话,虽是皮里阳秋,居心不良,却又说的滴水不漏,无可挑剔。
王瑞芳微微一笑。董释是个懂事的啊。
周博士当然没有那么容易上套,姜是老的辣,他不动声色的看向王瑞芳,蔼然笑道:
“是了,王瑞芳虽然比朱寅大了三岁,却也有神童之名,实属难得。也罢,王瑞芳便咏诗一首,五言八韵,就以赋得国子监为题。”
“你年长三岁,你就率先咏来。朱寅后咏。如何?”
这的确很公平。
周博士相信,朱寅一定能有佳作。至于王瑞芳,有佳作也正常。
王瑞芳闻言心中一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