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战列舰!(5 / 8)

加入书签

的老牌大社分庭抗礼。

    而且菊社的背景势力,就是老牌大社也难以匹敌。

    谁都知道,用不了太久,菊社就会成为南雍第一大社,甚至将来有可能成为南直第一大社!

    而已成南雍大社的社主,居然是年仅十三的王瑞芳。

    随着菊社强势崛起,原本因为神童名头被朱寅夺走而光环不再的王瑞芳,再次风头大盛,神童之名再次加持,而且更胜往昔。

    朱寅的名声,一下子就被压了下去。

    在菊社成员的刻意打压下,朱寅神童的形象被冠以“小儿科”、“诗词小道”、“雕虫小技”,各种虚化、淡化、矮化。

    菊社的宗旨是王瑞芳的一首诗:

    风花雪月清雅事,

    琴棋书画太平时。

    庙堂江湖君子在,

    家国天下同道知。

    这首诗朗朗上口,说的非常明白,菊社就是既要纵情风雅,又要议论政治、关心国事的会社。

    比宣社的八字真言、二十字宣言清雅多了。

    快要散学时,只有三个人加入宣社,这三人是顾起元和他的两个同窗好友。

    顾起元是赵婵儿丈夫,他加入宣社,不仅是捧场,也因为比较认同宣社的理念。

    朱寅当即请顾起元担任右社理。

    于是,加上不在现场的徐渭和宁采薇,宣社只有十个人。

    成为国子监人数最少的小会社。

    王瑞芳等人更是百般挖苦。

    可是朱寅一点也不急。他很清楚,国子监中有不少心学信徒,这些人正在观望。

    也有心学的会社,但组织很涣散。

    他们一旦发现宣社符合他们的理念,他们就会加入。

    而且国子监有很多顾起元这样的寒门秀才,他们天生和菊社那帮人尿不到一起,天生就是宣社的潜在力量。

    只要宣社的理念宣传到位,他们很多人都会加入!

    朱寅估计,最多三个月的发酵,宣社就会迎来爆发式发展。

    散学后,朱寅又请所有社员到酒楼吃饭,聊表庆祝。

    宣社就这么仓促的草草成立了。

    大半个月过去。

    时间一晃就到了十一月底。朱家占地百亩的工坊,终于拔地而起,全面竣工。

    这段时日,朱寅白天带着清尘上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