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建八旗(勿喷)(4 / 6)

加入书签

   朱寅和宁采薇也有点遗憾,这个除夕居然过的如此仓促。

    因为这次收获太大,带回来的物资和人口太多,整个春节都有的忙,注定不能消遣。

    这不,刚吃完了年夜饭,戚继光就召集会议,商讨一年大事。

    安置新来人口,扩军,建造房屋,练兵,种田开荒,捕鱼晒盐...千头万绪,都要理顺了定下章程。

    为了巩固朱寅的地位,戚继光说了几句话,就让朱寅主持会议。

    很多大事,爷俩在船上就定好了调子,已经统一了意见,朱寅只要当众安排就成。

    简陋的节度使牙帐之内,大案傍边,立着一块木牌,上写:靖海军节度使。

    虽然大家习惯自称岱山军,但和海军并不矛盾。

    岱山军就是岱山营。而岱山营,只是静靖海军的一部分。

    但因为靖海军如今只有一个岱山营,所以才被称为岱山军。

    今天会议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增编新的营头,组建一个军政一体,组织严密的靖海军。

    截止目前,整个靖海军共有五个“大岛”,加上新入伙的总共两万三千多人口,兵两千多人。

    要扩军到五千,就占了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强!

    幸好这两万三千人以青壮为主,而且男子占大半,有一万四千人。

    可即便如此,也超过了三丁抽一!

    这个比例在朱寅看来,比努尔哈赤的八旗还离谱。

    就是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最多也是三丁抽一。

    两万多人口,就要维持五千人的军队,看起来是“穷兵黩武”,实不可取。

    可是戚继光和丁火根等人都清楚,必须要扩军。

    不然就这两千多人,无法一直护着舟山群岛。

    洋人和倭寇一旦大举来袭,自保都难。

    靖海军的敌人很多。

    至少五千兵,才能在倭寇、洋夷、海盗、沿海豪强的环同下,自保有余,稳住浙海局面。

    此时,大帐外面下着雪,天寒地冻。大帐内烧着火堆,众人围坐在火堆前,很随意的说话。

    朱寅坐在戚继光身边,对众人说道:

    “咱们总共只有两万三千人口,却要扩军到五千,这就是兵民一体,比关外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差不多了。”

    “所以,咱们靖海军,就是出兵入民,出民入兵,几乎就是全民皆兵。这该怎么管理才妥当,当然要有一套新的章程。”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