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毒月毒日(6 / 8)
朱寅这么做的目的很多,除了发扬华夏传统,也为了借机扩大宣社的影响力。
无论在城中还是乡下,发起组织活动,都是打造影响力的好机会。
顾红袖道:“还赛龙舟吗?”
朱寅摇头道:“举办龙舟的很多,张家、刘家都办,今年我就不凑合了。”
等到粽子煮熟,朱寅在中庭摆酒,设下山水八珍,时鲜水果。大家济济一堂,一起吃粽子、喝菖蒲酒。
如今朱家富裕了,吃穿用度都是大家气派。也就是没有私家戏班、乐师舞姬之类的排场。
晚明风气,追求锦衣玉食,华宇楼台,沉迷奢侈享乐,世风绮丽,乃是“人情以放荡为快,风气以侈靡相高。”
所谓“今乡里之人,无故宴客者,客必专席,否则藕席。未有一席而三四人者。”
也就是说,大户人家宴客,都是一人一席,最差也是一席两人。绝无可能一席三人以上。
朱家今日夜宴,也都是一人一席。
朱寅还没有忘记三个庄园的佃户,八个药园的药农,以及宝华山光明营的军民。
一一派人送去赏赐。
用完了端午晚宴,朱寅和宁采薇又亲自赏赐众人。
无论是护卫、学生、奴婢,都按照端午风俗,赏赐了香囊、扇子、五彩手链等物。
整个朱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
至于戚继光和徐渭,前几日就已经和沈一贯南下浙江,故地重游去了。
五月初四。
朱寅早就邀请加入宣社的一帮同窗好友,一起来朱家庄园的秦峁,诗酒雅集。
如今,宣社已经发展到七十余人,几乎都是寒士出身。
虽然宣社人少,可加入门槛却很是严格,都是德才兼备、心怀理想的英才。
朱寅定的社规很严,筛选社员比较严格,宁缺毋滥。
当然,和已经突破千人的菊社相比,宣社的影响不值一提。
菊社已经不是一个文社那么简单了,而是成为一股强大的士林势力,囊括了很多高门大族的子弟。
朱寅终于明白,因为他带来的蝴蝶效应,提前催生了一个东林党般的组织!
只是,菊社因为是一群豪门少年肇造发起的,初心本就不良,宗旨格局上还不如虚伪的东林党。
此时。
秦峁之中,古松之下,早已经高朋满座,青衿云集。
朱寅、宁采薇、顾起元、莫韶、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