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本官如今,如履薄冰。”(4 / 13)
sp;哪里有天子的器宇?
历史上,万历的操作更奇葩。
皇长子直到十三岁,才在群臣反复奏请下出阁读书。然后没读一年,就被万历找借口停止读书,重新关回景阳宫。直到六年后朱常洛二十岁,才又放出来再次读书。
以至于朱常洛差点成了文盲,十几岁的皇长子被圈在小小的景阳宫,居然写不出几个字。
...
却说这日,朱寅在翰林院奉旨,当即上奏谢恩。
商阳道:“谢恩疏按说该用奏本。不过我认为,主公该用题本。”
朱寅笑道:“和我想的一样,那便用题本。”
皇帝想淡化出阁读书的政治意义,他偏偏要一本正经,让群臣都看到自己的谢恩疏,用意精微。
幕僚商阳当即代朱寅拟出一道题本:
“翰林院侍讲,左春坊左中允臣朱寅,谨题为奉旨充任皇极门右厢房讲官谢恩事,谨题奏闻...”
谢恩疏的正文,翻译过来大意是:
“皇上,承蒙您看得起,让臣兼任左中允,教你长子读书,臣受宠若惊,感动的涕泪纵横。皇上的恩德天高地厚,臣真不知道这么报答才好呀。臣才识学浅,诚惶诚恐,只身一人,恐怕教不好天资聪的皇长子。不过既然皇
上错爱,下了圣旨,臣就只能恭恭敬敬的遵旨照办,绞尽脑汁的教导你的长子,还请皇上不要因为臣的浅薄鄙陋责怪臣。臣是个无能平庸的人,除了对皇上的忠心,真是一无是处了呀,如果因为臣的愚钝损害到皇上的圣明,那就
是臣莫大的罪过了,真要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