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自由比皇位更可贵啊。(3 / 7)
到明末没办法了,才给秦良玉封侯授职。
...
名字念了一个又一个,念完诰命念敕命,足足念了五十多个人的名字,最小的也是百户、把总。
朱寅老神在在的听着,似乎事不关己,心中却暗骂皇帝、首辅、大司马。
这几十个人当然都是他按照军功举荐的人。他是钦差总督嘛,没有他的军功奏疏,兵部就不会叙功铨选,你功劳再大也捞不到封赏。
可其实朱寅一口气举荐了两百多个人,可是内阁和兵部认为这么多的功臣难以安置,砍了大半的名字,只封了几十个。其他没封授的人先在兵部记功,暂时只发赏银。
这当然是皇帝、首辅王锡爵、大司马石星的意思。
朱寅本来就存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心思,可只能封授五十多个武官,仍然让他很不高兴。
特么的,一半都没有!
怎么?将士们出生入死,不少猛士都是可歌可泣,他们把脑袋别在腰带上搏命,却连第一转的勋官武骑尉都捞不到,活该当一辈子大头兵?
就这还是沈一贯和田义等人的争取,否则连五十多个官位都不会给。
然而朱寅的高明之处是,熊廷弼等人连升几级,都是有实打实的战功支撑,谁也说不出什么,看上去就是公正举荐,朝臣们也不认为熊廷弼等人是他的党羽。
罗万化念完之后,鸿胪寺的赞礼官立刻唱喝道:“出列??谢恩!”
朱寅和戚继光立刻出列,率领被念到封赏名字的武将一起出列下拜叩首,齐声高呼道:
“臣谢皇帝陛下圣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赞礼官拖长音调道:“起??!”
李如柏、熊廷弼等人起身,先是对朱寅和戚继光行礼。朱寅和戚继光也一起回礼。
然后他们各自领取诰命,封赏之物,依次退下。
身为西北平叛主帅的朱寅,再次成为众人焦点。
封赏完毕,气氛烘托到了极点,接下来就是宴会了。
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了。
群臣按照品级秩序,各就各位,都是心生期待。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宫中宴会,此时都有些迫不及待。因为皇帝小气,很少举办宫宴,就是朝中重臣,也很久没有参加宫宴了。
两位皇子坐在最上首的主座,其次就是内阁大臣和司礼监内相。
而朱寅,戚继光等人,则是坐在客座首位,其次就是一群功臣。
宫中大宴,当然是分餐制。但除了少数人单独一席,其他人都是两人一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