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定都长安?(5 / 7)

加入书签

又不行了。

    可即便如此,也仍然能养活几百万人口(是关中不是陕西),少数时期还能对外输粮。

    那么在书中,1600年这个时期,关中有没有可能恢复呢?我认为完全没问题。

    后世就做到了。晚明虽然没有后世的改造能力,可晚明的关中环境,要比几百年后的清末强的多,破坏没有那么严重,恢复难度也小啊。

    起码,晚明的关中,还有成片的森林。不然为何秦商卖了几百年的木材,从明朝卖到清朝?

    到了三百年后的清末民初,关中的森林彻底消失,破坏到了极点,治理难度也就是地狱级的了。

    晚明时期治理,难度要小的多,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最根本的就是水利工程和植被恢复。

    明清的植被恢复工程是没有的。治水成绩嘛,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很烂!

    四个字形容,就是“乏善可陈”。

    明清两朝,水利工程是退步的,不如唐宋。很多技术断层。加上无法大规模像唐宋那样征调劳役,要想完成大型的、系统性的水利工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既没有这个技术,也没有这个能力,还没有这个决心。对大明而言,还要再加一条:没有这个财力!

    因为明清都知道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几十万人修黄河!

    这种超大规模的劳役征调,是明清不敢干,也干不了的事。

    别说几十万人了,永乐之后,从宣德开始,直到民国,这五百年间,超过十万民夫的单项工程,一次也没有!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