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老爷回来了!」(2 / 5)

加入书签

百多年,升官比你快的文臣,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这也未必是好事。”

“你太年轻了,以后又怎么升仕途漫漫,哪能一直顺达毋须在意一时一地之沉浮,所谓养望,其实就是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若不能苦其心志,终究难成大器啊。”

“就算將来仕途坎坷,屡受挫折,你也要百折不挠,不夺其志,道心不坠,坚如磐石。不可因一时不遇,一时冤屈,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

“稚虎,世人说你有魏普风度。那么老夫希望,在这宦海之中,你真能有魏普高士的旷达。”

他这是预见了得意门生將来一定会被贬謫,这才提前教导朱寅,让朱寅有所准备。

沈一贯知道,皇上以后一定会找藉口贬斥稚虎。

无他,就是稚虎太年轻了。臣子年轻而高位,以当今陛下的心性气量,岂能无动於衷

打压是必然之事,迟早而已。

朱寅道:“谢先生提点,孩儿铭记大教。先生放心便是,孩儿年仅十五就是太子太保,少年早达,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这官只管散漫做去,就算將来不能入阁,也能位列九卿。”

沈一贯抚须笑道:“十五岁的太子太保,自古至今也就你一个。”

太子太保虽然只是个荣誉虚衔,却是从一品啊。

朱寅成了太子太保,不但资歷高了很多,就是待遇也好了。可以享受太子太保的俸禄、服饰、车马、礼仪。

当然,朱寅如果想低调,也可以不享受,只享受侍郎的待遇。

更重要的是,太子太保有了功绩,就有升少师、少傅、少保的资格。三孤一到手,三公就有指望了。

可朱寅也知道,这个太子太保和兵部侍郎,是本该封的爵位换来的。

对其他人来说,世袭罔替的爵位当然比太子太保、兵部右侍郎划算太多。可对朱寅而言,却又不一样了。

他可是立志於夺权篡位的有志青年啊,在乎万历封爵

你特么爱封不封。

封当然好,不封拉倒。

朱寅从袖子中取出一卷文书,上面是一个个名字,都是这次隨他出征西北的將领。

作为主帅,朱寅当然要表奏他们的功劳。这个名单,先给沈一贯过目,让沈一贯有数。

沈一贯接过来一看,皱眉道:“怎么这么多这有四五百人吧,你都要保举朝廷又不扩军,哪里有那么多军职安置。”

朱寅笑道:“这些都是西北立了功的,很多人都是朝廷必要授官的。比如这个赵率教,本就是武举出身,这次只率一哨兵就杀敌过百,怎么也要授个守备官吧”

“军职实缺不够,那就先记名。总不能寒了將士的心。听说祖承训已经在朝鲜大败,

仅以身免。要保住朝鲜,朝廷势必会再发大军。再要用兵,还不是要靠他们”

沈一贯沉吟一会儿,“最多只有三分之一实授,其他都只能记名。你很快就是兵部侍郎,自己到时擬个条陈,大司马石星准了,再向內阁上文。大差不差,朝廷都能允你保举。”

朱寅笑道:“那就劳烦先生了。”

武將选拔任免,虽然本就是兵部负责,可还是要內阁和皇帝通过。

沈一贯忽然问道:“你写给老夫的信中,提到了庆王世子朱帅锌之事。此人若是在西域成了气候,又侵犯河西,那朝廷一定有人弹劾你除恶未尽。”

“孩儿知道。”朱寅皱眉,“可朱帅锌早就想逃走;准备的很足,孩儿还没到凉州他就抢先跑路了,想追都难。”

“再说没有圣旨,孩儿也不敢率军杀入西域。”

沈一贯道:“那就但愿朱帅锌被西域的胡人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