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太傅临朝!”(3 / 4)

加入书签

虽被成祖收回,可又被宣宗放弃,至今一百七十年了,安南人早就自成一体。”

朱寅冷笑道:“自成一体又如何不回来可以啊,大不了留土不留人。我倒要看看,他们到时有多少硬骨头。”

郝运来看了一眼这个年仅十九岁的摄政太傅,听到这杀气腾腾的话,不禁心中凛然。

当下也附和着说道:“安南眼下三家分立,并未一统,其实也正是用兵之时。”

朱寅亲手给郝运来斟茶,“这也是让你去当云贵总督的原因之二。前期是挡住东吁北进,后期是筹备征越,海陆三路出兵,云南是其中一路!等到收复交州,再征服东吁,先易后难也。”

“化吉兄,云南的事,就拜托你了。任重而道远啊。”

郝运来心潮澎湃,站起来拱手道:“太傅有命,下官敢不竭尽精诚,勤劳王事!”

……

泰昌元年,八月初九,常朝。

天还没亮,朱寅就乘坐拉风的金辂,从大功坊出发,在兰察等人的扈从下,进宫主持朝会。

一到午门,灯光如星,满眼都是准备入宫的朝臣。众人看到朱寅僭越人臣的金辂,目光复杂而无奈。

可是,他们仍然对朱寅的车驾行礼。不管心里怎么想,也只能全了新帝赐予摄政太傅的礼节。

但愿太傅言而有信,数年之后归政天子。

不过如今,官员们还是高兴的。因为据说太傅还有惠官之举啊。

虽然很多人对朱寅专权心怀不满,可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朱寅的才干和手段。

太傅摄政之后,南朝不但立刻站稳了脚跟,而且归附的行省一个接一个,如今已经有了半个南直隶、六个省、一个重庆府。

整个南方,除了云贵和西川,全部归附南朝了。

虽然这是新帝的号召力,可是太傅的声望和手段,也是不可或缺。

太傅大权独揽,的确惹人非议。可太傅做的又无可挑剔,属实是南朝的擎天之柱、架海金梁。

所以,更多的官员对于朱寅,还是心怀敬重。

朱寅身穿特制的公服,端坐金辂。手持狼牙棒的兰察,紧随着金辂直接来到五凤楼下。

百官们都是乘轿,包括徐小白这样的武将勋贵也是乘轿,可是朱寅却是乘坐金辂,跟随的仪仗、护卫足有百人之多。

这当然是朱寅故意借助礼制特权,强化自己的摄政地位,就是要光明正大的告诉百官:吾为摄政,汝为臣属!

没有强行令百官称臣,没有乘坐玉辂,已经是摄政太傅客气了。

“铛铛—”午门的景阳钟敲响,百官鱼贯而入,进宫之后,在华盖殿外列队。

按照太祖留下来的规矩,大朝在奉天殿,常朝在华盖殿。

百官都是步行,唯有摄政太傅,在五凤楼换了步辇,被几人抬着入宫。而且,他还能带着一个护卫进宫。兰察就这么披坚执锐、顶盔掼甲的大摇大摆跟着朱寅,如影随形。

蝎子拉屎,独一份!

朱寅是很惜命的。虽然宫中侍卫羽林都是他亲自选的私兵、靖海军,可是难保上朝之时,有不要命的朝臣刺杀他啊。

虽然宫中侍卫是他的人,但还不保险。他还带着百人敌兰察,衣内还穿着一件软甲。

百官、仪仗就位之后,礼乐齐奏。朱寅在月台下了步辇,手持百官都没有的玉圭,带着手持狼牙棒的兰察,大摇大摆的入殿。

殿门口的礼官唱喝道:“太傅临朝!”

然后,朱寅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坐在御座之下的摄政席位上,比御座只低了三尺。兰察则是拄着狼牙棒,侍立在朱寅身侧,威风鼎鼎,令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