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千份考卷全部密封,送入贡院阅卷。
此事由知贡举的官员负责。
科举阅卷非常严格,糊名、抄录,然后送到阅卷官手中评定。
按照往常的惯例,先从第一科开始,但是今年特殊,阅卷的顺序倒过来,先从策论开始阅卷。
原因很简单,枢密使童贯准备前往西夏开战,他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对策。
当然,此事也经过宋徽宗的同意。
卷子糊名、抄录后送到国子监博士手中筛选。
最后,10份卷子送到了枢密使童贯手中。
国子监祭酒董逸指着10份卷子,说道:
“童枢密,这10份时务策为最佳,请过目。”
童贯从头开始,一份一份审阅,时而点头、时而摇头。
这些答卷,都有些道理,但没有很好的。
直到最后两份,童贯眼前一亮:
“此人精通朝政,对我朝、西夏局势洞若观火,难能可贵!”
董逸看了一眼,点头道:
“我也觉得不错,作为举人,对朝政能有如此见解,非常不错。”
“不过,这一份也很好。”
董逸指了指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