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章 驱逐(1 / 4)

加入书签

杨钧借了青州府衙大堂,自居正座,明远坐在他下手一位,两侧众将侍立,鸦雀无声。

只见他面色如霜,不怒自威,满堂气氛凝重,随着时间过去,空气仿佛被流沙溢满。

“此次五路齐发,大破贼军,将三州道匪势力一扫而空,诸位功不可没,我已经上书朝廷,为诸将请功,各位日后定要骁武再进,不负北府之望。”

众将齐声响应:“喏!”

杨钧一字一句,说得缓慢沉凝,口道旌表之贺,但人人都能听到肃杀之气。

被这种氛围压得再也受不了,孟广义突然出列,单膝跪地,“广义万死,请将军降罪!”

杨钧看了他一眼,寒芒一闪而过,又敛目,“起来吧,你杀敌最多,战果最盛,此次你列头功,我已经呈文上峰,请封你为广威将军,调去南方平叛,尽展所能,又何罪之有。”

“将军要赶我走?”所有人一呆,孟广义傻了一样,突然双膝落地,磕头磕得砰砰响,“将军!末将跟了您三年!一直忠心耿耿!将军饶了末将这一次!末将再也不敢了!”

孟广义是抱着再重的责罚也认了的心态回来的,万万没想到,杨钧不予责罚,竟然要将他调离,他昂藏八尺男儿,竟然虎目含泪,向两边同僚磕头,“诸位!诸位看在多年同袍的份上,帮我说说情!小明大人!小明大人!您帮帮我!”

明远没有说话,他从不干涉杨钧治军,王学淩几人看看孟广义,面露不忍,彼此对视一眼,王学淩犹豫地上前一步,还没开口,杨钧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回到列中,明远暗中赞叹,杨钧治军严谨。

孟广义连连磕头告饶,一路膝行上前,直到杨钧脚边,抓着杨钧的袍子,“将军!将军听我一言!道匪酷烈残暴,我孟氏九代繁茂,家资巨万,被他们又杀又抢,如今十不存一,若不是剩下的见机逃入山林,孟氏阖族就尽数折在他们手中了!不说孟氏,梅家呢,梅花坞的惨烈景象将军也看到了!我家与梅家世代通好,我从小定亲的未婚妻就是梅家嫡女,”孟广义从怀中捧出一物,双手颤抖着举到杨钧面前,一块上好的白玉玉佩,背面刻着一个梅字,与杨钧在梅家废墟中找到的那块一模一样,“三公子得了好玉,为妻子和唯一的嫡亲妹妹各自雕了一块,让我迎亲之日带回来,我万万想不到,再至梅花坞,就是那般人间地狱……将军,您说,我能不恨吗!”

杨钧甩开他的手,转身扶着胡桌,不去看他,叹息一声,“广义,我本对你寄予厚望,万万想不到怕什么,来什么。”

“将军!”

杨钧抬抬手,打断他的话,语气十分平静,“你的仇恨,你的苦痛,我明白,我理解,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就算你真的在战场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不留活口,我都不会这么失望。可你做了什么?”

孟广义两眼发直,怔怔盯着地面。

“你明明心怀杀意,却一路大肆宣扬王化,广贴布告,承诺只要主动投诚,不再附逆为奸,绝不追究过往,不仅如此,还每人发粮一斗,遣散回乡,是为不诚;以此引得大批道匪和依附道匪的百姓来投,却不能守信履约,朝令夕改,是为不信;你以北府军的名义哄骗在荆州颇得人心的道匪首领蒙南星收拢部众来投,却哄他喝下鸩酒,并将五千道众全部坑杀,是为不仁;要施暴行却不能斩草除根,竟然又心慈手软放过了蒙南星的长子让他趁机逃走,窜入山林,不能复得,留下遗患无穷,是为不智……”

“你想一想,自己究竟做了什么。”

杨钧轻轻在桌上一拍,孟广义浑身战栗。

杨钧失望至极的语气让他终于意识到今日之事,再无转圜余地,不由匍匐在地,嚎啕起来。

“南方贼寇,根基深厚,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