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械斗(2 / 5)

加入书签

,几百年前是一家。后来王家一支无子,从外头招了姓房的来入赘,原本等着瓜分产业的叔伯兄弟就不乐意,要将姓房的两口子赶走,他们势力大,这小两口被赶到村口废旧宅子住,自家田宅都被占了,没想到这家的儿子有出息,在县里当了个官,不仅回来将自家外公的宅基地抢了回来,还把姓都改了,从此村子里有了房姓,而几支属之间更加势不两立,打了多少次头破血流,后来另一支直接搬到了上游,另起门户。

这些年旧怨未消,又因为修水坝、拦鱼塘、占地根子等各种事,恩怨不休,近年主要因为里正这一房的地和上王村的挨着,时不时因为这一亩三分地聚村群殴。许多人也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说着不想去,但家家户户都在械斗中死过人,血海深仇,一听见祠堂号响,还是拿起武器就冲过去,谁家敢不去人,是要丢几辈子祖宗的。

眼看七公哭天抢地,自己一把年纪,还要去跟年轻人打打杀杀,上回都是好不容易躲过一条命来,这回肯定有去无回,杨钧热血上头,急公好义的老毛病发作,“七公,谁说你家没男丁的,我替你去!”

七公不骂了,抖抖烟杆,半信半疑,“真的?”

房家婶子替他们忧虑,“行不行啊,就你这小身板,瘦不伶仃的,别再磕着碰着了,不是前些日子还病重,这,打过架吗……”

杨钧:……

杨钧笑道:“没关系,反正是充个人头,我不往前冲就是了。”

房家婶子还是不放心,杨钧招了招手,叫她过来,“婶,我给你出个主意……”

·

第二日所有青壮包括父女都穿着统一的神色布褂,头戴笠帽,手持长棍、锄头、柴刀等,赶赴祠堂集合。在祠堂前的空地上,早就燃起巨大的火盆,所有人包括明远和杨钧在内,依次跳过火盆以示壮胆,并撮了香灰撒在酒中喝下,摔了碗向祖宗表决心。接着,在一个手擎红色大纛的里正带领下,浩浩****到了王家坝,这是他们几个村子共用的水坝。对面上王村已经等在那了,都是一溜精壮汉子,还排了蛇形阵,下王村一到一声招呼就冲过来开打,农具铁器满天飞,人人头破血流,根本没有杨钧想象中两军对垒能让他出面调解转圜的机会,他伤口初愈,对面又都是渔民,他也没法下手,只能在人群里见缝插针,溜边观望。

上王村战斗力极强,又是有备而来,非下王村这些七拼八凑的队伍可比,很快形成压倒性优势,撵着下王村的跑。这时房家婶子带着一干精壮妇女,按杨钧教的办法,从提着的篮子里抓了灰土转身朝着上王村的眼睛里撒,眼睛吃了灰,一下子哎哟哟哟没头苍蝇一样乱转,提着铁锹的男人们趁机上去抡上几下,然后刚才被撵得到处跑的人又集结起来,猛攻对方长蛇阵的中间部位,截断长蛇,让其收尾不能相顾。这一来一回,各自死伤,竟然堪堪战了个平手。

上王村也没想到,他们水源好,打的鱼多,种的田多,地里青壮多,年年械斗,虽然各有死伤,但都是上王村占便宜下王村吃亏多,今年竟有这样局面,十分震惊。

眼看着双方各自倒了一大片,不好群起而攻,上王村里正想了想,又吹起号角将人聚拢在一起,“这样,咱们现在都死伤不少,都是家里顶梁柱,都倒了也不好交代,咱们不如各派十个人,单挑,最后哪边的还站着,这回就算哪边赢了!地根子的事,就不再争了!”

“五个!”下王村里正一看自己这边还没倒的,伸出一只手。

“八个!”

“七个!”

“行,七个!”

上王村排兵布阵去了,下王村将剩下囫囵的汉子拨拉了一遍,扫到了杨钧,“唉,你,说你呢,七公的野外甥!过来!”

杨钧指了指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