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逃杀(1 / 6)

加入书签

天下兵马集于寻阳渡。

虽然有之前战况,但十三万对三万,任谁都觉得青州军蚍蜉撼树,将会迎来一场压倒性胜利。谁也没想到这一场旷世之战打了半年之久。

明远看着旗下众将,沉默坚毅,但人人怀忧,笑道,“桓奇刚愎自用,行伍多为临时募集的新军,而我军百战之师,又有诸将悍不畏死,他们若来,一击即溃,何患之有?”

桓奇命云门将军李崇为先锋,绕过姜堰渡河,试图从背后奇袭青州军,王学淩早已守在姜堰,甫一会面,李崇被王学淩斩于马下。

桓奇又命张举万人尝试从余下渡河,孟广义主动请缨,先佯败逃退,等桓军追赶时,中流击之,张举被万箭穿心而死,孟广义斩下他的头颅,悬于旌上而反。

桓奇连损两员大将,军中谋士开始出现不同声音。有人建议搬师建康,徐徐剿匪,有人建议猛攻青州主帐,大军推平,有人建议分兵去攻兖州,围魏救赵。

桓奇犹豫不决。

“我军兵多将广,粮草所靡四倍于彼,难以坚持长久,请陛下早做决断。”

这似乎成了普遍论点,桓奇被激起逆反心,他这一生,不输于人。对面若只是明远也就罢了,还有夏侯节,更不能退,桓奇广袖一甩,“再敢言退兵者斩!”

然后十二道手令从各州广征粮草,押运到前线大营。同时派平西将军吴峥带兵猛攻兖州,若明远不救,则丢了大后方,坐阵青兖的夏侯节入他彀中,若明远出兵救援,则实力更弱,正好趁虚而入,将青州军与夏侯节一举拿下。

明远持令皱眉,满戎请战。

“好,你带一万精兵,和两千玄甲军,救援兖州。”

满戎担忧,“可大营只剩不到两万人,若桓奇……”

明远冷笑,“大营有我,你速去速回就是。”

“喏!”满戎大声道,“军令状在此,若不能胜,提头来见!”

满戎走后,桓奇发起猛攻,弓箭手、投石车、地道壕沟,源源不断,而明远早有防备,整个大营武装的铁桶一般,从他本人到普通士卒轮班睡觉不解甲、不放刀,硬是用血肉扛过了长达两个月的猛攻。直到满戎回营。

满戎整个从马上跌进了大营,被两个士兵架进大帐,两股皮肉鲜血淋漓。

“启禀小明公,十七幸不辱命。”

桓奇闻报,发了好大一通火,将吴峥直接斩杀了。对面两个月没有打下来的大营,如今精锐回归,更不可能再打下来,只得暂且收兵。

他怎么也不明白,明明自己实力四倍于彼,为何屡履受挫,此时又有人劝他退兵,直接被推下去问斩,“待谭超的粮草到来,再度强攻!”

而借助大江帮,明远比桓奇更早知道这批粮草的线路时间。

“截断粮草,桓奇大军自溃,而我军后援得继,谁为大将?”

众将纷纷请命。

明远环视一周,看向王冠,缓慢而坚定说道,“元缨,交给你了。此役成败,乃定大局。”

“喏!冠定不辱命!”

王冠率领五千骑兵伏击一万五千人的押粮队伍,先一把火烧了过去,再趁乱突袭,但对方毕竟有人数优势,迅速组织反击,这一仗打了整整三天,最终王冠惨胜,而谭超全军溃散,数万石粮草余下一小半,被王冠押解回营。

明远早已做好安排部署,立刻全军发动,还击桓营,他们被动挨打许多天,将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势如破竹,桓军大败,而桓奇早已带着人紧急逃走了。

明远看着空****的帐篷,并不意外,他将指挥权移交给满戎,亲自带着一千人玄甲军,借助大江帮的商船,顺流而下,沿长江至建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