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清蒸石斑,论火候(2 / 4)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聊得很愉快。

    从粤菜聊到潮城文化,从潮城文化聊到各地风土人情。

    赵华玲见多识广,什么话题都能接上,而且总能说到点子上。

    酒过三巡,气氛正好。

    “说起来,我父亲以前在川渝的时候,也认识几个潮城的朋友。”赵华玲看似随意地说,“其中有一位姓陈的,后来调到执法部了。不知道吴局认不认识?”

    吴建军眼睛一亮:“陈副部长?我们是老乡,以前在一个系统共事过。”

    “那真是太巧了。”赵华玲给他续上茶,“有机会的话,真想请陈部长来江城玩玩。到时候还要麻烦吴局做东道主呢。”

    “好说好说。”吴建军明白了,这是在给他递台阶。

    赵华玲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聊起了江城的治安。

    “最近江城的治安真是越来越好了。”她感慨道,“这都是吴局的功劳。”

    “哪里哪里。”吴建军谦虚道,“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最近发生的几起案件,影响很不好。”

    终于说到正题了。

    赵华玲心里有数,但脸上不动声色。

    “是啊,我也听说了。”她皱了皱眉,“现在这个年代,居然还有人敢在市区开枪,太嚣张了。”

    吴建军放下筷子:“这种案子,我们压力很大。上面要求尽快破案,但线索有限,进展缓慢。”

    “吴局辛苦了。”赵华玲适时地表示理解,“不过我相信,以江城执法队的能力,肯定能很快破案的。”

    “借您吉言。”吴建军喝了口茶,话锋一转,“不过有些案子比较复杂,牵扯的人和事太多,不好办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76章清蒸石斑,论火候(第2/2页)

    赵华玲听出了话外音。

    吴建军这是在暗示,阿军的案子有人在关注,不是那么容易压下去的。

    “确实。”她点点头,“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候,过于较真反而会把事情搞复杂。”

    “赵总说得对。”吴建军若有所思。

    赵华玲给他夹了一块鱼:“就像这清蒸石斑,看似简单,其实最考验火候。火大了老,火小了生,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品出鲜美。”

    “有道理。”吴建军笑了,“做人做事,都是这个道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话题始终没有直接涉及阿军的案子,但彼此都心知肚明。

    快到两点的时候,赵华玲看了看表:“吴局,耽误您午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