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鬼子“固若金汤”的防线,智败石原莞尔(1 / 3)

加入书签

也难怪鬼子天蝗会是如此神色。

在二战中后期,大夏国奉北地区对于鬼子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可以成为了其维持战争机器的生命线和最后堡垒。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鬼子与欧美国家的贸易完全中断,无法再从东南亚、灯塔帝国等地获取战略资源。

同时!

鬼子对东南亚、南亚的进攻,也并没有那么顺利。

因此,奉北丰富的资源和已建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了鬼子“以战养战”的唯一指望。

这也是鬼子为什么在试图调动关东军投入太平洋战场之前,甚至不惜代价要与驻扎在北满一带的奉北野战军停战的原因。

奉北太重要!

不容有失!

鬼子原有计划是,利用一到两年的时间解决太平洋的问题。

逼迫灯塔帝国选择停战签订合约。

在将部队调回!

将盘踞在北满地区以及长白山一带的奉北野战军,全部消灭。

不过理想很美满,现实却很骨感。

鬼子非但没有迅速结束太平洋战争,迫使灯塔帝国选择停战、求和。

反而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

而大夏国军队,却在斯达林格勒一战中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将日耳曼帝国陆军都给击败了。

如今,东洋帝国的关东军被拖在太平洋战场上。

而夏国军队已经陆陆续续回到北满,局势对于鬼子而言。

不可谓不糟糕。

一旦鬼子失去了奉北后,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要知道,鬼子在奉北一带倾力建设了庞大的工业体系。

比如钢铁:鞍山和本溪的钢铁基地是鬼子本土之外最大的钢铁产地。

成立于1933年的“鞍山昭和制钢所”,其产量一度占鬼子统治区总产量的近一半。

煤炭:抚顺、阜新等地的煤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被誉为“东亚第一煤矿”的抚顺煤矿产量极高。

石油:虽然产量有限,但抚顺的页岩油提炼工厂是鬼子在海外唯一能大规模生产人造石油的基地,对于极度缺油的鬼子来至关重要。

同时,奉北是“谷仓”,为鬼子本土和前线军队提供大量的粮食、大豆等农产品,缓解了日本的粮食危机。

而奉北地区的战略纵深与后勤基地:也是鬼子最后的退路。

随着太平洋战局恶化,鬼子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的占领区逐渐丢失,奉北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相比于遭受灯塔帝国军队猛烈轰炸的鬼子本土,奉北在战争大部分时间里远离美军轰炸机的航程,成为了相对安全的后方基地。

鬼子将许多关键的工业和研发机构,向奉北转移。

而且,奉北的资源通过铁路和海运,源源不断地支援着鬼子在大夏国关内的战争。

总而言之,奉北绝对是东洋帝国在资源断绝、四面楚歌的困境中,赖以维持战争生命的“血库”和“兵工厂”,是其对抗灯塔海上压力、防范北极熊国陆上威胁的战略屏障,也是其进行本土决战前所能依托的最后一块大陆基地。

失去奉北,意味着鬼子战争经济的彻底崩溃和战略上的完全绝望。

因此!

在得知苏长青可能返回奉北之后,鬼子天蝗的脸色才会那么难看。

毕竟!

眼下关东军无法从太平洋战场抽离。

而奉北地区看似兵力颇为庞大的关东军,真能挡得住“野心勃勃”的苏长青吗?

“东条君!”

“若是苏长青率领奉北野战军南下,试图全面夺取奉北。”

“我们该如何应对才是?”

鬼子天蝗看向其极为倚仗的内阁首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