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外力支持(1 / 4)
“眼下之势,不宜将事情彻底做绝,捅破天去。”
杨帆对张翰、刘应节解释道。
“只要让万采、张雨承认错误,担下主要责任,表明江南乱局乃其推行新政不当所致,而非变法本身之过,便可暂时稳住局面,给朝廷、给太子殿下一個台阶下。至于严家…来日方长。”
十余日后,京城,严府两钤山书房内。
气氛却与杭州的暂得平静截然相反,一片压抑的混乱和雷霆之怒。
严世藩面色铁青,狠狠地将一份江南急报摔在地上,咆哮道。
“废物!张雨这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竟然…竟然上了请罪自陈的折子?!还被免了钦差,调回大理寺当个空头少卿?!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他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要掀翻书案。
一旁的罗龙文连忙劝慰。
“东楼公息怒!息怒啊!张雨此举…此举看似屈辱,实则…或也是不得已之下的明智之举啊!”
“明智?!”
严世藩怒极反笑。
“他把我严家的脸都丢尽了!还明智?!”
罗龙文压低声音道。
“东楼公请想,张雨在杭州,已是身败名裂,陷入重围。
他能全须全尾地回来,已属万幸。
他主动上请罪折子,将江南乱局之责揽于自身,承认是推行新政过程中‘操切过急’,这…这实则是在为东楼公您,为严阁老分忧啊!
他将罪责揽下,朝廷便不好再深究新政本身,更不好…直接牵连到您和阁老身上。此乃断尾求生,保全大局啊!”
严世藩闻言,怒气稍歇,眯起眼睛,狐疑道。
“你是说…这是张雨自己的主意?”
罗龙文摇摇头,眼中闪过忌惮。
“恐怕…未必。据京中传来的零星消息,张雨和万采在杭州,皆曾写下极为详细的供状…其中内容,对我等恐怕极为不利。
最终却只呈上这轻飘飘的请罪书…依学生看,这背后,定然是那杨帆的手笔!
是他逼张雨就范,又刻意压下致命证据,目的…就是既要平息江南乱局,守住变法基本盘,又不想在此时与我严家彻底撕破脸皮,引发朝局全面动荡!此子…所图非小,手段更是狠辣老到!”
严世藩听完,沉默良久,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杨帆…杨帆…好!好得很!这笔账,我记下了!”
京城,严府深处,两钤山房。
严嵩独自一人枯坐在太师椅上,往日里精光内敛的眼眸此刻显得有些浑浊和失神,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紫檀木扶手,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江南的败讯席卷了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权势堡垒,更带来一种他许久未曾体会过的、近乎荒谬的困惑和无力感。
“为何…为何会如此?”
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沙哑。
“屯垦卫…那些契奴…那些本该感恩戴德、安分守己的贱民…为何竟敢反抗?那些缙绅…那些往日里唯唯诺诺、仰我鼻息的地方豪强,为何此次…竟也大多袖手旁观,甚至暗中掣肘?”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隔阂。
自己久居京城,深居简出,虽通过无数奏疏、密信掌控着这个庞大帝国的脉络,却似乎…却似乎早已远离了那片土地真实的脉搏。
江南的天,江南的地,江南的人心…何时已变得如此陌生?
脚步声轻轻响起,罗龙文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看到严嵩这般模样,心中暗叹,脸上却挤出宽慰的笑容。
“阁老不必过于忧心。胜败乃兵家常事,此番…此番或许只是运气稍差了些。张雨办事不力,用人不当,以致生出这些波折。待风头过去,徐徐图之,局面总会好转的。”
严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