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报了前世之仇(3 / 5)

加入书签

人”,帮百姓解读条文、组织议事、记录案例。

    与此同时,苏芷仍在北方跋涉。她在雪原上遭遇暴风,险些冻毙,幸得一群游牧部族相救。那些人不懂仙术,却有一套口耳相传的“部落共议制”,重大决策必经长老与妇女代表共同商议。她深受触动,连夜整理成文,命名为《草原文明中的归心雏形》,并通过驿站送往各地学堂。

    某日黄昏,她来到一处废弃驿站,准备歇脚。刚支起帐篷,忽觉脚下泥土松动。挖开一看,竟是一口埋藏已久的铁箱。打开后,里面是一整套完整的《归心盟约》初版刻板,以及一封署名“郁岚清”的亲笔信:

    >“致后来者:

    >若你见到此物,请勿急于宣扬。真正的理念,不应靠圣物震慑世人,而应生于民间自觉。此板可复制,可修改,唯有一点不可变??必须允许质疑。

    >记住,我不是立法者,只是一个不愿再看百姓流泪的普通人。

    >??郁岚清于双星书院焚律之夜”

    苏芷捧信良久,终将刻板小心封存,只拓印一份带回。她在日记中写道:

    **“原来她早料到会有这一天??信念会被神化,文字会被供奉。但她仍选择留下,只为提醒我们:起点永远在人间,不在碑上。”**

    而在东海深处,那枚沉入海底的玉符并未消失。它缓缓上升,被一股温和灵力托起,落入一位银发老者的手中。他是曾被逐出昆仑墟的弃徒陆怀瑾,也是当年唯一见证芙瑶消散全过程的人。百年前,他因反对门派联姻制度、主张“情爱自由即修行根基”而遭放逐。如今,他带着玉符重返故土,在昆仑山门前盘膝而坐,朗声道:

    “我以《归心诀》为凭,请求重启‘问道大会’,议题如下:

    一、废除强制婚配与道侣指派制;

    二、允许弟子自主选择修行方向,不论性别、出身;

    三、设立‘异议坛’,每年一次,凡门中弟子皆可上台质询掌门与长老决策。”

    守门弟子欲驱赶,却被一道金光拦住。那光芒来自玉符,竟引动山中古老阵眼共鸣。刹那间,昆仑九峰齐震,藏经阁顶层自动开启,一道虚影浮现空中??正是年轻时的芙瑶,她目光温润,唇角微扬,仿佛在说:“你终于来了。”

    整个修真界为之震动。紫霄宫宣布派遣观察使前往监督大会进程;雷音寺几位高僧公开表态支持改革;甚至连一向封闭的冥渊殿都有年轻执事匿名递书,呼吁废除“无情境”修行法,称“压抑情感非修心,乃是自欺”。

    三个月后,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归心论道会”在双星书院旧址召开。来自七十二峰、四海八荒的代表齐聚于此,不仅有各大宗门掌门,更有平民学者、女修联盟领袖、混血族群使者、甚至几位曾被视为“魔修”的异道之人。

    会议持续十七日。争论激烈,几度濒临破裂。有人怒斥“此乃颠覆纲常”,也有人痛哭陈词:“我妹妹因爱上敌对门派之人被活埋,只因一句‘宗规不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