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放榜(下)(1 / 4)

加入书签

    第79章放榜(下)(第1/2页)

    每隔三年,乡试之年,朝廷就会从翰林院中抽调那些曾经的科举骄子,委以重任,让他们前往大明各行省,负责主持各省的乡试考试。

    作为两淮人士,科举场上的优等生,以二甲第四进入了翰林院至今已然近十载的杜翰林,没有料想到自己会这么倒霉,会成为贵州省乡试的主考官。

    光是从京师来到这里,一路的艰辛,实不足向外人道也。

    而且刚刚抵达这贵阳府,就因为水土不服,生了一场病,精心休养了小半个月刚刚痊愈,就不得不硬起头皮开始主持起了乡试。

    结果又在这贡院里边关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

    三千二百一十四名考生参加的乡试,最终挑选出来的二十五份试卷,此刻就摆在眼前,一旁的几名同考官,现如今也是面容枯槁,身心憔悴,不过大家的目光此刻都分外地闪亮。

    同考官,皆是由所在布政司、按察司和巡按御史会同推举现任各府、州县学官中年龄在三十至五十岁之间、并且“精通文学、持身廉谨”者担任。

    他们自然也希望这二十五份试卷之中,能够有自己所教出的学生。

    跟前这二十五份试卷,都是先由内帘官须综合三场考卷文字的高下,确定排名次序,写出基本意见,交由主考官最后审阅,写出评判之语,一般而言,同考试官和主考官的评语是一致的。

    除了距离杜翰林最近的那六份考卷外,其余十九份考卷,便由着那些同考官开始撕掉上面的糊纸,露出了考生的籍贯,名字,考房号等记录。

    一旁自有书吏认认真真地将这一个个的名字给录于那大红榜纸上。

    不多时,十九人之名,便已然尽数录上,只剩杜翰林跟前最近的六份。

    “好了,现在,可以先将这份榜单张贴出去,想必那些一直守在贡院外面的考生们,这些日子,早就已经等不及了。”

    伴着一干考官们的笑声,一名书吏接过了这份红榜,快步朝着屋外走去。

    不过所有的考官都并未松懈,毕竟代表着此番乡试前六,便在此尚未解开糊名的六份试卷中选出。

    大明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三、四、五名则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杜翰林也是十分慎重,又在这里,将这六名优秀考生的试卷重看了一遍之后,大手拍在了其中一份之上。

    “本官以为,此子三场乡试试卷,皆为上上之选,尤其这篇八股,文体平实典雅、明白流畅……可为头名,诸位以为如何?”

    看到一干同考官都颔首附和,接下来,杜翰林这才亲自将那糊名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