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见家长(2 / 3)

加入书签

心意。

“锦绣庄”的木门推开时发出“吱呀”一声,老板娘正坐在柜台后整理绸缎,见他们进来,连忙放下手里的剪刀迎上来:“锦儿来啦!是给重要的人挑礼物吧?我新到了一批杭绸,淡青色的,上面绣了暗纹腊梅,你看看喜不喜欢。”

老板娘从货架上取下一匹绸缎,展开时,淡青色的面料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用手轻轻一摸,软得像云朵,凑近看才能发现面料上绣着细小的腊梅纹样,针脚细得几乎看不见。

“这是老匠人手工绣的,一朵花要绣半个时辰,腊梅象征‘坚韧吉祥’,送给长辈最合适不过。”老板娘说着,又拿出一块米白色的真丝里料,

“里面用这个衬着,贴身穿不扎,还暖和,要是喜欢,我今天就能给你们做成披肩,保证赶在你们见家长前做好。”

苏锦眼睛亮了,指尖轻轻拂过绸缎上的腊梅:“就这个!麻烦您多绣两朵腊梅,阿姨要是喜欢素雅的,太素了又怕显单调。”

“放心,我给你绣得疏疏朗朗的,既好看又不张扬。”老板娘笑着量尺寸。

沈亦舟在旁边悄悄问:“老板娘,这披肩大概多少钱?要是不够,我再添点。”

“跟你们还客气啥!锦儿常来照顾生意,算你们成本价,再送你们个真丝收纳袋,装披肩还显档次。”老板娘爽快地说,苏锦连忙道谢,心里暖融融的。

乌镇的街坊总这么贴心,总能在细微处让人觉得舒服。

从“锦绣庄”出来,雾已经散了些,阳光透过树枝洒在青石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两人又去了“文墨轩”,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老人,正坐在窗边磨墨,见他们来,笑着指了指柜台上的砚台:“知道你们要挑砚台,我特意留了方好的,歙砚里的‘眉子纹’,磨墨细腻不损笔,你看这纹路,多像眉毛,是正经歙县龙尾山的料子。”

老人把砚台放在铺着绒布的托盘里,墨色的砚台表面光滑如镜,上面隐约能看见浅灰色的纹路,像水墨画里的远山。

沈亦舟拿起砚台,入手沉甸甸的,边缘打磨得圆润,没有一点毛刺。

“就这个!麻烦您帮我们包得精致点,再配块好墨,用着也方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