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去杭州(2 / 3)
>
苏木坐在她身边,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处理木槿的邮件。
秦玉明刚发来《油纸伞匠人》的漫改进度,江源团队已经完成了第一版分镜,需要他确认细节。
“你看这个分镜,”苏木把电脑转向徐佳莹,“江源把油纸伞制作的步骤画得特别详细,选竹、削骨、裱纸都有特写,就是人物的服饰还没定,你觉得用周慧设计的腊梅纹样襦裙怎么样?既符合江南风格,又能跟‘匠人故事’联动。”
徐佳莹凑近屏幕,仔细看着分镜:“我觉得可以,腊梅纹样雅致,不会太花哨,还能突出传统文化元素。不过颜色可以再浅一点,用淡青色或者米白色,更符合油纸伞匠人的气质,也跟漫改的整体色调更搭。”
苏木点点头,在邮件里备注下徐佳莹的建议,又回复秦玉明:“让周慧出几个淡色纹样方案,下周开会讨论确定。另外,论坛上要是有文旅局的领导问起漫改衍生品,就把之前设计的油纸伞模型和汉服配饰带去,直观展示咱们的成果。”
处理完工作,苏木合上电脑,发现徐佳莹正翻看论坛资料,打印出来的文件上画满了红线,重点标注着“传统民俗的数字化传播”“江南IP的跨界开发”等议题,旁边还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
“看得这么认真?”苏木笑着递过一杯温水,“累了就歇会儿,高铁还要走一个多小时呢。”
“这些议题太有意思了,”徐佳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你看这个民俗数字化,咱们乌镇有这么多老手艺,比如蓝印花布、木梳制作,要是能做成数字博物馆,让更多人在线上体验,肯定能吸引不少年轻人关注。”
“还有这个‘IP跨界’,咱们的漫改不仅能联动汉服、周边,还能跟民宿合作,搞个‘老院旧事’主题住宿,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故事场景。”
苏木看着她兴奋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你这些想法都特别好,等论坛上有机会,你可以跟文旅局的领导聊聊,说不定能争取到政策支持。”
“咱们木槿也可以牵头,联合周慧的汉服店、邢梦洁的救助站,搞个‘江南文化体验季’,把漫改、民俗、公益结合起来,既传播文化,又能带动街坊们的收入。”
徐佳莹拿出笔记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