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做糕点(1 / 2)

加入书签

傍晚的古琴坊里,林师傅弹起《平沙落雁》,琴声清越,在作坊里回荡。

江源坐在琴凳旁,看着林师傅手指在琴弦上跳跃,把琴声里的悠远意境,用浅蓝和淡紫的颜料晕染在画纸上。

琴身用深棕颜料打底,琴弦则用白色提亮,背景添上淡淡的远山和落日,让整个画面都透着宁静的氛围。

“您弹到‘雁落沙滩’那一段时,手指的力度好像变轻了?”江源问。

林师傅笑着点头:“没错,这段要‘轻而不浮’,像大雁轻轻落在沙滩上,不能太用力,不然就少了那份意境,就像你们画画,该淡的地方要淡,该浓的地方要浓,才能有层次感。”

徐佳莹只要有空,就会陪着他们,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江源画古琴时,她建议加上琴穗垂落的弧度。

“上次我看林师傅弹琴,琴穗随着动作轻轻晃动,那个弧度特别美,加进去能让画面更灵动。”

江源立刻照做,用细笔描出琴穗的曲线,果然让画面多了几分生气。

在林晓雨拍制香场景时,徐佳莹提醒她拍赵姨研香粉的手部特写:“赵姨的手上有很多老茧,那是几十年制香留下的痕迹,比任何文字都有说服力。”

林晓雨恍然大悟,立刻调整镜头,拍下了赵姨布满老茧的手握着石杵的画面,那双手虽然粗糙,却透着匠人的专注。

这天傍晚,江源和林晓雨把几天来的作品都摊在姨婆小院的石桌上。

有《雾中腊梅》《缂丝梭声》《琴音绕巷》,还有一组《制香记》的系列小品,每一幅都透着江南的韵味。

姨婆搬来小板凳,凑过来看,当看到《制香记》里赵姨筛香粉的画面时,忍不住笑了。

“这画把你赵姨的样子画活了!她每次筛香粉,嘴角都会微微上扬,眼睛盯着香粉,生怕漏了一点,你看这画里,还真把这个细节画出来了。”

周慧也凑过来,手里拿着速写本,一边看一边画:“这些画要是做成明信片,肯定比我之前画的汉服图更受欢迎!既有风景,又有手艺,还带着咱们这些天的故事,拿到明信片的人,肯定能感受到苏州的美。”

她指着《缂丝梭声》里的织机:“我要把这个织机的纹样画进汉服的披帛上,再绣上几缕丝线,让汉服看起来更有工艺感。”

就在江源和林晓雨忙着完善画作时,姨婆忽然从厨房端出一盘刚买的定胜糕,放在石桌上。

“明天跟我去隔壁李奶奶家,她做苏式点心的手艺是祖传的,从她母亲那辈就开始做,咱们学学做玫瑰酥和定胜糕。以后家里来客人,比如沈师傅、赵姨他们,也能端出咱们自己做的点心,配着茶,才叫有江南的味道。”

徐佳莹眼睛一亮,立刻放下手中的绣花针:“太好了!我早就想尝尝苏式点心了,上次在平江路买的定胜糕,我觉得还没吃够,这次能自己学做,肯定更有意思。”

周慧也凑过来,手里还拿着画笔:“我能一起去吗?我想把苏式点心的样子画进汉服设计图里,比如在香囊上绣玫瑰酥的纹样,或者在汉服的裙摆上绣定胜糕的‘定胜’二字,肯定很特别,还能传递好寓意。”

姨婆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人多热闹,李奶奶也喜欢年轻人,你们去了,她肯定高兴。”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徐佳莹和周慧就跟着姨婆来到李奶奶家。

李奶奶的家在巷口的老房子里,院子里种着一棵老玫瑰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正是花期,满院都是淡淡的玫瑰香,连空气都变得甜丝丝的。

“来得正好,”李奶奶系着深蓝色的土布围裙,手里拿着一个陶瓷揉面盆,从屋里走出来,“我刚把去年腌制的玫瑰酱取出来,咱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