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宁国府后继之人(1 / 4)
“上皇,圣上。肃毅侯年少俊才,忠贞体国,智略无双。这般少年郎君实乃苍天赐予圣上的霍骠骑,若说他尚无资格承袭宁国府,只怕世间再无他人!”
“况且宁国府乃是大乾开基之时,太祖御笔亲封。更有‘嗣裔绵延承厚泽,至今黔首仰宁荣’之赞誉。倘若教那纨绔子弟承继宁国府爵位,恐有伤朝廷体面啊!”
“如今肃毅侯威震三军,立下盖世奇功。昔日那贾母史太君更是力主让他承继入嗣宁国府嫡脉,如今我看可顺水推舟,让他承袭宁国府,方是名正言顺之选。”
“老臣遍观贾氏族人,无人能及肃毅侯!”
沈丞言辞间尽显“公正无私”,仿佛全然是为宁国府、为朝廷考量。
可太上皇与雍和帝皆心如明镜,这分明是在给贾家设局!
如今雍和帝金口玉言封贾珏为三等侯爵,还道贾珏是他的霍骠骑。
这便足以表明贾珏身份今非昔比,已然入了雍和帝的眼。
沈丞身为中元派系之首,岂会坐视不管。
公然打压显然不可,没见太上皇与雍和帝皆目光灼灼,欲趁势而为么?!
故而只能捧!
把贾珏捧得高高的,方能让他摔得重重的!
沈丞虽说不在意被人指责恃强凌弱,可实际上也不太乐意出头露面,毕竟传出去名声不好听。
然而没辙!
元平一脉远无开国一脉齐心,不少人正盼着他垮台呢!
他务必时刻稳固自身权势,在每一个关键节点挺身而出。
当下便是如此!
贾珏如今已然与往昔的贾代善相仿,骁勇善战,且是智勇兼备之辈。
贾家,断断不能再出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了!
把贾珏调回京承袭宁国府,不仅能让他失去在边关继续建功立业的契机,还能凭借后续一连串谋划让皇室再度打压贾家!
一个荣府庶子的肃毅侯,且与贾珍贾蓉父子,甚至是王家有嫌隙的肃毅侯,或许能得到皇帝重用。
可要是接掌了宁国府,承继了宁国府一脉福泽,能征善战又颇具贾代善风范的肃毅侯呢?!
皇室会任由此人继续崛起,像贾代善一般在军中威望无两吗?
这便是沈丞,向来都是诛心之举!
不过开国一脉这边也并非没有智识之士,在殿中一片寂静之时,史鼐跨步而出,满脸愤懑,瞧上去恼怒至极。
“上皇,圣上,臣倒觉得靖国公这话大错特错!正因为肃毅侯年纪尚幼,才难以胜任宁国府这般重任。”
“况且肃毅侯无论如何也是那一等神威将军贾赦之子,生父健在,若是就此过继到宁国府,岂不荒唐?”
“其次,肃毅侯既有这般骁勇善战之姿,又心怀赤诚、忠君爱国,这般良将理应在边关为陛下披荆斩棘、拓土开疆,铸就千秋伟业!”
“有人满心惶恐,生怕手中权势旁落,在此明里夸赞、暗里贬损,实在是卑劣至极!恳请上皇与陛下明察秋毫,切莫被小人的离间之计所蒙蔽!”
还不待元平一脉那边出言反驳,那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的谢鲸也站了出来,大声禀道:
“上皇,陛下,这靖国公分明就是在挑拨是非呢!万万不可轻信于他!”
王子腾、史鼐史鼎兄弟以及谢鲸、牛继宗等人,皆是开国一脉中头脑清醒之辈。
特别是如今领军出征的牛继宗,瞧着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实则心思缜密、粗中有细。
如果是牛继宗听闻此言,以他的性子,怕是要直接出言不逊,直言“老匹夫”了。
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