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对已故之人的思念(3 / 4)
。
男人一拐一拐,进了绳边,先伸手摸,摸得很长,像他要把这一尺半摸得牢些。
他抬头时,声音粗,“王爷,我求个‘半步’。”
“说。”朱瀚道。
“我叫陈拐子,原先做画匠,给人画门神、画屋脊上的草兽。前一阵子腿伤了,走不得快,手也抖。
有人说我画得不如以前了,要我把摊挪走,说我耽误他们行路。
我不敢争,昨日站在旁边看了一天,见你们这儿讲‘让’,我想问一句:我能不能在这边‘借半步’,画一张东西再走?我只求半步半个时辰,不挡谁。”
他说话不快,每一个字像用布擦过,抹净了才往外送。
围观的人先安静,后又起了小声议论,却没有嘲笑。
朱瀚道:“你来借的不是地,是心。你想画什么?”
陈拐子把破框一打,露出里头夹着的一张旧纸,画的是一个小小的旧学府门口。
他指着画,手有一点抖:“我想把你们这‘一尺半’画下来。让人知道这有这么一条绳,这么一尺半。”
“画。”朱瀚没有犹豫,“但先摸绳,再落笔。落笔半句半句。
你每下一笔,都把手停半寸。你画的不是形,是‘空’。”
陈拐子的眼睛突然亮了,那亮像从纸底下冒出来。
他搬着破框挪在一边,跪坐下,膝盖挨着地。
他先摸红绳,摸了三次,这才提笔,笔尖在纸上轻轻一点,停一停,再往前,像每一笔都要问过绳。
李遇侧头看了他一下,眼里像有一丝笑,极轻。
沈老拉了一段“慢板”,弓子一抖一停,刚好与陈拐子的笔一进一退合上了拍子。
画到最后,陈拐子忽然手一顿,转头看朱瀚:“王爷,我要在纸上留一寸空。”
“留。”朱瀚道,“留给谁?”
“留给后来摸绳的人。”陈拐子笑,那笑里有点孩子气,“让他们在心里摸一摸,也算到过这儿。”
说话间,捕快回来了,把腰牌放下,照例摸绳,然后站在一边,像一个刚学会把脚步放慢的人。
朱元璋动了动手指,像要鼓一下掌,又压住了。
黄昏里,旧学府门口的灯还未点,光却像已经被人从屋檐下提出来,掂在手里。
日头落下去,街口的影子拉长。
人群外又是一阵骚动,原来是一个年轻的车匠推了辆手推车过来。
车上放着两个大轮子,轮轴有些松,他推得微喘。
车匠进来之前就停下,先摸绳,手掌在绳上来回两趟。
他张口:“我这轮子不正,是我装轴急了。城北门口有个老人家每日推东西过道,嫌我车响,我想来问问——我这轮子该不该走‘缝’?”
“轮也有缝。”陆一丛抬头,这还是他一天里第一次开口,
“你把轴承里的麻绳取出来三分之一,把牛油多抹半点,但是轮缘不要贴地太实。你让轮缘离地一丝,它滚的时候就不会把地上的砂卡在里面——声音小一半。”
“可走起来不稳。”车匠皱眉。
“你心不稳。”陆一丛回应,声音不大,“你手把握得再紧一些,眼往前看三尺。你把心往前‘让’,手里就稳。”
车匠听得入神,小心抖抖地照做。
人群里一个老夜巡“嗯”了一声:“他们在给‘滚’找‘拍’。”他的话让旁边的人都笑了一下,笑声不高,却暖。
就在这时,素芝忽然朝街口望了一眼,轻轻举了举手。
她没发声,袖底却把人群的注意力牵了过去。
街角里,一个披麻戴孝的妇人扶着一个年迈的婆婆,婆婆脚下发虚,似乎刚遭了什么急事。
妇人走到绳前,先把婆婆安下,又自己摸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