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么大的手办?好逼真!(4 / 5)
力的时代,我们早已习惯被娱乐喂养。而这场展览提醒我们:真正的震撼,来自那些不曾被包装的生命本身。”
与此同时,国内舆论风向悄然变化。
曾经质疑“天火造神”的自媒体纷纷发文反思:“我们错把真诚当营销,是因为太久没见过真心了。”
某知名综艺导演公开道歉:“十年前我淘汰了一个农村少年,只因他说话带口音。如今他在‘百县千才’计划中成了方言保护项目的负责人。我对不起他,也对不起这个时代。”
林小树没有回应任何言论。他回到了昭通老家。
父亲果然在家,坐在堂屋门槛上抽烟。两人对视良久,谁都没先开口。
最后是父亲站起身,转身进了厨房。几分钟后,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腊肉炖土豆。
“你妈腌了一年,就等你回来。”
林小树低头吃饭,吃得很快,也很慢。快是因为饿,慢是因为舍不得。
夜里,父子俩并肩坐在院坝里看星星。
父亲忽然说:“村里人都说你是大人物了,不该回来。”
林小树摇头:“我不是大人物。我只是个拍东西的人。而且,这儿才是我的开头。”
父亲沉默许久,终于吐出一句:“你妈……其实一直留着你小时候写的诗。贴床头,说早晚能看见光。”
林小树猛地抬头。
“她说你不该修水管,该写字。”
风拂过山梁,树叶沙沙作响,像是无数人在低语。
第二天,林小树带着父亲去了县城唯一一家电影院。他包下了下午场,放的是《失败者联盟》。
散场时,老人拄着拐杖慢慢往外走,背影佝偻。走到门口,他忽然停下,回头看了眼银幕。
“那画画的老头……像我师傅。”他喃喃道,“他也一辈子没办成画展,死前还在墙上涂颜色。”
林小树轻轻握住他的手:“现在办了。国家美术馆,明年春天。”
父亲没说话,只是用力握紧了他的手。
一周后,林小树重返天火。
他提交了一份新的提案:成立“原生记忆实验室”,专门收集、修复、数字化保存全国各地濒临消失的民间文艺形式??侗族大歌、羌笛古调、皮影戏本、地方曲艺手稿……
“这些东西没人看,不赚钱。”他对管理层说,“但它们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基因。如果我们不做,十年后,孩子们只能在网上搜到AI生成的‘伪民俗’。”
提案全票通过。
项目启动当天,李春梅带着十几个山村孩子来到总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