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一首歌的时间(2 / 4)
我们公司也在筹备自己的网站,如果是非独家类的入驻,我们倒是并不抗拒合作,不过可以让我看一下,是什么类型的社媒吗?”野见爱丽笑道。
王曜将平板递过去,展示了一下内测中移动端的木兰街。
木兰街是图文平台,看不懂文字没关系,新鲜的瀑布流页面和简洁流畅的展示方式,一下子就击中了野见爱丽作为女孩子的喜好。
“哦?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类型,我们平时都是用推特脸书,国内用Mixi,我喜欢这个平台的展示方式,而且可以在移动端上?”野见爱丽有些诧异。
Mixi是东瀛第一大本土社媒平台,模式类似认认网,但市场占有率已经被推特等逐步蚕食了。
“是的。”王曜又顺便介绍了一下木兰街的平台特点和种草广告模式。
野见爱丽听后眼中闪烁着异色,虽然她不懂互联网,但是作为媒体人她自然知道信息对用户的影响力有多大,王曜这套模式在广告投放上的收益,说不定会给全球带来颠覆性的。
野见爱丽虽然三十出头了,但心态一直属于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更高,近些年互联网对于纸媒的冲击,她都是看在眼里的,曾经多次向母亲和家族提议尝试新鲜事物,但都因为那些老古董的顽固被拒绝了。
因为07年的时候集团就进行过数字化业务(彩信订阅)但最后失败了,而且还亏损了不少,所以他们认为互联网就是不适合他们的。
这些全球大多数传统纸媒无法及时转型的结构性困境。
虽然木兰街不是一个纯信息类的社媒,但说不定可以为文春社带来一条新跟上时代的渠道!
“王先生这个平台想要进入东瀛市场恐怕不容易吧。”野见爱丽心中打起算盘。
“确实,不过我跟牙虎的全球CEO关系不错,前期可能会借助他们的力量。”王曜微笑道。
野见爱丽闻言心中一惊,再次郑重的打量起王曜。
牙虎在东瀛的影响力不言而喻,搜索引擎和电商业务几乎垄断级,王曜竟然跟他们搭得上关系?
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哦?没想到王先生早有准备啊,倒是我杞人忧天了。”野见爱丽笑了笑。
“渠道方面确实很重要,不过对于社媒而言,内容其实更加重要,所以我才需要文春社这样的高质量内容输出合作伙伴,不只是贵司,最近我还约见了《周刊经济》《文艺春秋》等多家媒体。”王曜脸上洋溢着笑容。
野见爱丽微微蹙眉,心中有些不悦,原来我们只是其中之一啊。
“我看这个平台似乎女性用户为主,我们文春相比于其他媒体是有独特优势的,而且我们的小编深谙女性用户喜好,王先生说的没错,平台渠道重要,内容同样重要,我觉得可以在内容上,再深入合作一下。”野见爱丽正色道。
“比如?”王曜问道。
“文春社入股木兰街。”野见爱丽微笑,不等王曜拒绝继续道:“我们提供东瀛本土化特殊的内容风格支持,以及独家新闻优先曝光,文春社是东瀛受众最大的娱乐周刊,保守用户接近2000万人,而且在东瀛有属于自己的人脉网络。”
任何企业想要跨国经营,最难的一关,叫做本土化。
这个本土化包含着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文和人脉。
王曜想要让木兰街立足东瀛,必须要依靠本土化。
他原本的计划就是广撒网,看看东瀛这些大大小小的媒体周刊有哪些对木兰街模式感兴趣,然后合资,在野见爱丽之前,王曜已经见过三家媒体了,但没有上钩。
没想到野见爱丽倒是很上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