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运送棺椁(2 / 2)
,却见一位年轻人哭喊而来,大吼道:“我爹尸首现在何处?”
王凌一怔,看清来人正是李典之子李祯,无奈道:“李将军于乱战中不幸落水,下落不明……”
“父亲!”李祯跪地嚎啕大哭。
周边魏军无不凄然,连李典这样的大将都落个尸首不全,他们这些小卒更可想而知。
薛悌扶起李祯,劝慰道:“李将军为国事捐躯,陛下定不会忘记功劳,小将军节哀顺变。”
王凌道:“李将军与大司马同殁于牛渚,我看不如取木为李将军做衣冠冢,与大司马同设灵位,一并运回中原,请陛下厚葬,以慰功臣。”
“这……”薛悌犹豫道:“曹将军命我等兼程运送棺椁,不得延误,如此岂非又要等一日?”
王凌道:“明府有所不知,我们来时已派人向曹泰将军报信,想必他此时已在赶来合肥的路上,最迟一两日便到,由他亲自运送棺椁最为合适。若是小将军到此,却未见亡父,必会大发雷霆,若是路上稍有差池,谁能担待得起?”
“参军所言极是!”薛悌深以为然,李祯反应尚且如此激烈,更何况是曹泰?
曹仁身份非同寻常,曹泰又是皇亲国戚,稍微处理不慎,便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遂请李祯回去准备木人,穿戴李典生前所留衣冠,一并运往中原,又命人在城北搭设灵堂,将曹仁棺椁暂停于城中。
前日曹休抽调守军之后,他正感人手不足,正好让曹泰自己去送。
王凌一路疲惫,回城后便带着士兵早早回营洗漱休息,薛悌亲自监督搭设灵堂。
虽然只是临时所用,但曹仁是大魏开国元勋,他也不敢草率,还派人从城外找来几名道士诵经。
直到黄昏时分,王凌才睡醒,精神抖擞来到灵堂上香。
见李典灵前香火极多,曹仁灵前却只有三炷香,王凌蹙眉道:“大司马灵前怎能如此凄冷?”
薛悌一人忙前忙后,已是浑身疲惫,无奈道:“孝子未至,如之奈何?”
王凌道:“大司马是为国事而亡,是为国丧,理当由全城官员、将士都来上香才是。”
“唉呀,多谢参军提醒。”
薛悌猛地一拍额头,不愧是世家子弟,这人情世故做得滴水不漏,不得不服。
王凌又道:“明府放心在此准备,我们睡了一日,晚上正好巡城。”
薛悌再三谢过,请王凌守城,传令大小官吏、各营士兵都依次来灵堂上香。
夜半时分,看着灵堂上积了一层香灰,密密麻麻的红点和燃烧不尽的纸钱,薛悌才满意点头。
这么旺的香火,莫说曹泰看了会满意,就是曹仁在天之灵,也该含笑九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