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请开登莱通商疏》!(加更!)(5 / 6)

加入书签

p;这么说,赵贞吉自己不是很支持这份奏疏,但是因为高拱刚刚的工作,赵贞吉碍于情面只能赞同了苏泽的奏疏。

    张居正这下子连自己手里的奏疏都看不下去了,苏泽到底写了什么?

    好不容易赵贞吉票拟完,张居正终于可以命令自己身边的中书舍人,将苏泽的奏疏拿到了自己桌案上。

    《请开登莱通商疏》!!

    张居正瞳孔瞪大,终于理解了赵贞吉的震惊了!

    登莱通商,那就是和倭国贸易,这对于经历过抗倭战争不久的群臣来说,这份奏疏确实很震撼。

    赵贞吉曾经在南京为官,也是亲眼见过被倭寇摧残的东南的,那“附议”二字自然是不情不愿。

    但是等到张居正看完了苏泽的奏疏,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苏泽在奏疏中,当然不仅仅说了通商一件事。

    总体来说,这份奏疏分成了三个部分,“加征商税”,“请铸银元”以及“贡物专卖”!

    加征商税就是取消船引制度,加征货物税,而且按照船只大小抽税,变成按照商品的总价款比例收税。

    这一点张居正自然是支持的。

    作为执掌户部的大员,张居正自然知道船引的问题。

    船引的利润,都被中间的胥吏和大海商赚去了,朝廷收的不多,但是还承担骂名。

    请铸银元,就是请朝廷在登莱的港口设置铸币局,专门铸造银元。

    往来的商人,必须要用银元交易,如果是携带了白银没有银元的商人,就要先在铸币局将白银铸币,兑换成银元,然后再进行买卖。

    当然,铸币局也不是白铸币的,此间还要抽取火耗,也就是白银铸币的损耗。

    妙啊!

    张居正早就想要疏通钱法,但是奈何朝廷手里的贵金属实在是太少了。

    苏泽这个办法可以是说相当的巧妙了!

    用外国商船的白银来铸币,而出口货物的大明商人得到银元,这些银元就会流入市场,可以有效的缓解钱法不通的问题,而这个火耗,又增加了铸币局的收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但是最后一条。

    张居正皱起眉头。

    贡物专卖,这是苏泽的第三个提案了。

    苏泽所讲的,是各地贡物的问题。

    大明朝除了正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