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期货,粮食和酒(2 / 6)

加入书签

    期货交易的初衷,就是为了稳定粮价。

    而历史上的第一间期货交易所,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出现的。

    19世纪,美国大规模进行中西部开发,芝加哥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所以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重要的粮食集散地。

    由于粮食生产有季节性,所以每到粮食收获大量上市时,便大大超过芝加哥当地市场的需求。

    但由于当时仓库不足和恶劣的交通运输,使得粮食不能及时运到东部,粮食购销商也因为仓库不足无法大量购买再择机出售。所以粮食价格一跌再跌。但是,到了来年春季,粮食短缺,价格飞涨。

    于是粮食商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在交通要道旁设立仓库,收获季节从农场主手中收购粮食,来年再发往外地,这样就缓解了粮食供求的季节性矛盾。

    但是粮食商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如果收购价高于出售价,就会亏本。因此他们在购入粮食后就立即与芝加哥的粮食商签订第二年春季的供货合同,事先确定销售价格,进而确保利润。

    从数学上说,期货的出现,就让商人在定价的时候趋向于平均值。

    而市场也会根据市场价格调解期货供应,最后达到自动稳定粮食价格的作用。

    京师这样级别的大城市,粮食依赖其他地区的粮食供应,粮食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会影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正如之前说的那样,只有在保证粮食的情况下,百姓才会进入工坊。

    除此之外,苏泽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改漕为海。

    漕运关系到大量的人力,轻易不能动。

    但是商业运输完全可以改漕为海。

    粮食期货必然会让粮食出售和承运方更加计算成本,肯定会有人选择价格更低的海运。

    这一次太子从登莱运粮到直沽,再运回京师的动作,也会让敏感的商人发现海运的好处。

    这样下去,直沽很快就能恢复从前的热闹,变成北方重要的港口。

    朱翊钧看向两位师傅,他虽然不懂,但是既然两人都这么说,他立刻拍板说道:

    “那就在京师成立大宗粮食交易市场,以后大宗粮食买卖都要在市场里交易,价格也要挂牌。”

    ——

    京师这场粮价上涨,刚抬头就被太子一把扑灭,群臣对太子的赞颂更多了。

    京师那些粮商的惨状,百姓们自然是拍手称快。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