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3 / 7)

加入书签

接下来就是将武监从国子监内独立出去,形成独立的军校。

    最早的军校都是只招贵族生员的,这也是正常的,在历史大部分时间,军官都是一种贵族专属职业。

    苏泽也不准备跨过这一步,大明这么大,这么多卫所,不也出了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名将?

    况且没有一个名将是在军校读书读出来的,都是在战场上血海淘金出来的。

    军校的职责,就是用规范化的军事教育,培养合格的军官就行了。

    而近代军官,无论他们出身是什么,他们天然就是进步团体。

    甚至别说是近代了,在苏泽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军官团体都算是一些小国中少有的进步势力了。

    所以无论兵部怎么反对,苏泽都要将这个武监建起来!——

    腊月二十一日。

    “号外号外!定国公请罪!兵部再上疏弹劾!”

    “京师糖价大涨!蔗糖期货指数大涨!”

    报童的叫卖刚刚响起,街边的茶馆中就传来喊声,报童忙不迭的走进茶馆。

    喊话的是靠窗的一桌客人,为首的是一位身穿黑色绸缎长衫的中年人,在绸缎长衫外套着夹绒的皮袄。

    报童出没于京师的大街小巷,自有一套看人的方法,这中年人一脸的富贵气,一定是出手阔绰的豪客。

    但是同桌的人打扮却十分的简朴。

    对面的中年人身穿靛蓝色的棉袄,这种颜色出自天然染料菘蓝,好处是价格便宜,坏处是穿久了会掉色。

    这个中年人身上的棉袄已经掉色了,这副打扮就是京师最典型的穷秀才。

    桌上第三位是个年轻人,报童看到了年轻人的官靴,知道这肯定是一名官宦人家子弟。

    一商,一官,一民?

    报童很少见到这样的组合,但是他还是向席间最年长,也就是身穿黑色绸缎的中年人问道:

    “客官,您要哪份报纸?”

    最年轻的官宦人家读书人先开口说道:

    “京师的报纸你都有吗?”

    报童自豪的说道:

    “诸位客官,小的身上只有四大报,但是你们要别的报纸,小的也能搞来!”

    三人都笑了起来,最年长那个身穿黑色绸缎的中年人开口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