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苏公楼和皇家水泥厂(4 / 6)
厂,然后再由工部购买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这样一来,只要工程能完工,那定然能收回成本。”
“等新式水泥土楼都建造完毕,这水泥厂也还在,说不定还能继续盈利。”
“所以仆臣也斗胆进谏,请陛下三思。”
听到三名心腹太监的话,隆庆皇帝也犹豫了。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个收买人心的好机会。
而且按照陈洪的办法,内帑拨款却是用来建厂,再将生产出来的水泥卖给工部,内帑也不会亏钱。
隆庆皇帝又想到了苏泽奏疏中的那句话——
“若行此德政,大庇天下寒士,则可为杜工部笔下,万世隆载之盛世矣!”
是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想到这里,隆庆皇帝对着三巨头说道:
“李芳,拟旨,从内帑拨银元二十万枚,在京郊建造水泥厂,以助工部建造新楼。”
又经过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隆庆皇帝说道:
“内帑再拨款十万银元,以助工部修造新楼。”
“但是司礼监要派员监督,不能让宵小钻了空子。”
“唯!”
——
返回司礼监的路上,三巨头都保持了一定距离。
虽然在今天他们同进退,但是三人之间的隔阂不可能因为一次合作消除。
如今的形势,只是三人互相威慑的平衡状态。
李芳今日出头,是应李春芳和高拱的请托,卖给两位阁臣面子。
更何况李芳本身也是支持苏泽的奏疏的。
冯保出手,则是太子所托。
而陈洪出手,则是内承运库的需求。
陈洪长期执掌内承运库,对于货殖之术有了很多实践,他对钱财的认识,要比大部分户部官员都要深刻。
近日来,陈洪都有一个疑惑。
自苏泽上疏,厘清外朝国库和内廷承运库后,明明切断了内外朝财政的联系,可内承运库的权威更重了。
陈洪发现,原本激烈对立的内外朝关系因此缓和,和户部那些官员也不再对执掌内帑的司库冷言冷语,而是热切了很多。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