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宗藩殖拓之始(9 / 10)

加入书签

  难道诸葛亮不是借东风,而是和苏翰林一样算出来的?

    也难怪朝堂上下,都说苏翰林是“神鬼之机”,当真是恐怖如斯!——

    大明是这样的,皇帝只要下圣旨就行了,鸿胪寺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整个上旬和中旬,沈一贯都在礼部和鸿胪寺之间来回奔跑。

    册封海外藩王还是第一次,到底按照什么样的礼仪来执行?

    负责礼法的礼部,和负责具体执行的鸿胪寺,需要不断的沟通,最后总算是确定了仪式。

    然后是楚王年幼,且还在武昌,所以这一次的封贡就在太庙进行,由太子代替皇帝告诉祖宗就行了。

    显然群臣都知道,楚王只是挂个名,日后真正掌权的,是要派往马尼拉的楚王太傅。

    紧接着,朝廷上又为了楚王太傅的人选争了起来。

    马尼拉毕竟是南洋,派遣一个年纪太大的人过去,万一死在了那边就不好了。

    但是年纪太轻,似乎又不太合适。

    朝廷上推来推去,竟然没能推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最后还是通政使杨思忠站出来,提出由南洋通政署的张宣先兼任着,等朝廷选出合适的人选再派。

    这个结果算是达成了妥协,毕竟张宣是大明朝最懂南洋事务的大臣了,给他一个楚王太傅的职位,也方便他控制南洋。

    反正对于大明来说,现在并没有插手马尼拉内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