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乞允年老宫人恩养疏》(5 / 6)

加入书签

; 这是皇帝和首辅之间的私人密奏,代表首辅和皇帝特殊的亲密关系。

    三件信物,分别代表了内阁首辅的“内廷官之首”、“票拟权”和“密奏权”,这也是大明首辅的特殊权力。

    苏泽看着高拱,又看看张居正,不安的情绪在滋生。

    吏部廷推的首辅名单中,并没有列上张居正的名字。

    苏泽当然理解,这是吏部为了万无一失,所以才没有列张居正的名字。

    但是这么做实在是有些太侮辱人了。

    苏泽偷偷看向张居正,张居正虽然面色如常,但是在最后拜见高拱的行礼中,苏泽看到了一丝僵硬。

    暗暗叹息,矛盾就是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的,高拱升任首辅,大明的内阁融洽的景象,怕是随着李春芳的离去,也要一去不返了。

    参加完了高拱就任仪式后,高拱担任首辅第一道奏疏,就是请皇帝廷推递补吏部尚书。

    隆庆皇帝自然照准,这一次吏部送上来的三个名字,最后皇帝点了杨思忠。

    就这样,通政使杨思忠就任吏部尚书,完成了通政使到吏部尚书的跨越。

    这些都和苏泽预料的一样,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并没同意李芳出宫修葺太祖陵寝。

    隆庆皇帝从司礼监派了一名中层太监去南京修葺太祖陵寝,依然将李芳留在了宫中。

    苏泽想到自己受李春芳所托,要帮李芳出宫养老,既然这样,苏泽决定还是帮到底。

    他又写上一份新的奏疏。

    《乞允年老宫人恩养疏》

    其实大明也不是没有太监出宫养老的制度。

    但是这种并非统一的制度,一般是遇到皇宫有了喜事,皇帝才会恩旨让这些老宫人出宫养老。

    这次苏泽上疏,就是要制度化出宫养老制度。

    苏泽在奏疏中写道:

    “伏惟我太祖高皇帝定鼎之初,即以仁厚治内廷,体恤宫人劳苦,常存恩恤之念,实为万世垂范。”

    “今陛下绍承先志,仁德播于四海,泽被万民。然宫禁之内,尚有白发皓首之忠仆、鬓霜憔悴之侍女,效命多年,劬劳辛苦,或力衰而难胜繁役,或心念乡土而冀归桑梓。”

    “臣思之,此类年迈宫人,少时入宫,奉掖庭、侍至尊,至老耄而犹在深闱。其虽感沐皇恩,然风烛残年,筋骨衰疲,或染沉疴,恐不复能尽心效力。”

    “恳请陛下推恩,广开圣怀,年届五十岁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