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江南银车入京师(5 / 6)

加入书签

;   隆庆五年,十一月。

    这场西域问题和陕甘教育的争议,随着殷士儋拿出自己的政治生命作保,压下了反对声浪。

    《乐府新报》上刊登了一些有关汉唐时期有关西域的历史科普文章,介绍了汉唐经营西域的历史。

    罗万化又翻出翰林院的资料,暗示明初的时候太祖也有收复西域的志向,但因为国内问题缠身而最后放弃。

    苏泽的门客徐渭,又以大唐归义军为原型,创作了一篇名为《归唐》的戏曲,倒是在京师风靡了一阵。

    可对于京师百姓来说,西域还是太远了。

    文人墨客所向往的西域,不过是对异域风情的追逐,真正意识到西域对大明重要的官员并不多。

    当然,苏泽也已经很满意了,这些文章只不过是为了日后收复西域提供一些舆论基础,在人们心中埋下一点种子罢了。

    京师的热点,又迅速转移到了直吴铁路公司募股的事情上。

    就在十一月二日,来自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江南士绅高调入京。

    这一次三府士绅为了赶上直吴铁路的募资,是从松江乘船北上,然后从直沽改乘马车入京的。

    三府的士绅带来了从江南募集的银元,他们将银元装在马车的箱子里。

    因为京师要征收商税,所以这些马车在京师城外排起了长龙,每一辆马车进程的时候都会打开箱子给税吏检查。

    当看到这么多马车,多这么多的银元后,京师都被江南的财力震惊了!

    据说这一次江南士绅带来的银元就有二十万!

    当然,天子脚下的京师人,都是吃过见过的。

    倭银公司的募资规模还是要比直吴铁路大多了。

    可倭银公司可是朝廷重视的项目,还有朝廷的特许经营权,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直吴铁路是什么?

    铁路当然是好东西,但是铁路到底能不能赚钱,其实所有人都没底。

    倭银公司就不一样了,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江南士绅为了一个不知道能不能赚钱的铁路,就运送了二十万银元入京,这才更说明江南的财力。

    紧接着,这些江南士绅又在京师的几个会馆设宴,款待同乡。

    一场宴会,能引起京师百姓的讨论,是因为这场宴会的请帖很特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