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散装江南之其二(5 / 6)
nbsp; 京师的投机客也选择了观望,而真正有投资意愿的人,也在考虑收益的问题。
京师那么多投资的机会,为什么要投资直吴铁路呢?
顾宪成站在江南士绅的人群中,嘴角露出笑容。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报童聚集过来。
“号外号外!倭银公司返航!获利六万银元!”
听到叫卖声,大宗交易市场的人纷纷冲过去,报童们手上的报纸被抢购一空。
一名江南士绅也抢到了一份报纸,看到李文全携带重金返航的消息,在场众人心中五味杂陈。
其实江南和倭国的贸易是很方便的。
早在朝贡贸易的时候,倭国就是在宁波入贡。
倭乱的导火索,争贡事件就发生在宁波。
倭乱之后,江南和倭国的贸易暂停。
江南士绅自然明白对倭贸易的重利,如今被倭银公司抢先一步,开拓了倭国市场。
不少人其实也有了别的心思,铁路公司的股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如果现在回去购买海船去倭国贸易呢?
顾宪成看着局势不对,立刻说道:
“诸位!这可是一件好事啊!”
“倭国贸易繁荣,那日后吴淞铁路和直沽铁路的获利更多,现在可是投资的好时候!”
顾宪成算是压下了蠢蠢欲动的人,他看着大宗贸易市场的大门,祈求早点开市,不要再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可惜天不如人愿。
在开市之前,几名大宗贸易市场的伙计,搬出来好几块大黑板。
顾宪成不知道这黑板是干什么的,这时候,大宗交易市场的掌柜的走出来,对着众人说道:
“今日朝廷有令,直吴铁路公开实名募股,诸位出资购股的,请将自己的籍贯和姓氏登记在黑板上。”
这也是原本商定的事情。
但是顾宪成却觉得其中似乎有什么问题。
可是容不得他多想,开始的钟声响起,众人冲进了大宗交易市场。
江南士绅们按照约定,开始抢购股票,可是渐渐的,顾宪成发现不对劲了。
先是一名无锡的商人,坚持要在黑板的籍贯上写无锡。
然后是苏州府太仓的士绅,要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