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选锋(3 / 4)
充斥着竞争关系,而最优秀的旗兵就会被抽调进高殷亲率的精锐前锋里,高殷就此始终掌握最强的士兵,并且在总位上制衡调和。
高孝瓘被震撼得无以复加,太子说的东西太大:“这些……太子已经让赵郡王清楚了吗?”
“当然还没有,但咱们俩先设立一个章程,有了完备的腹稿,我也更好向叔父阐明。”
高孝瓘细细斟酌,觉得完全可行,而且这样以旗为主的概念,更能融合鲜汉军士,只是他有些疑惑:“这是否与西贼的百府相似?”
高殷哈哈大笑:“怎么会?这是参考了天柱大将军的选锋之法。”
八旗最开始就是源于女真人的狩猎活动需要,什么事情人一多,就会需要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就以旗帜作为引导,所以叫八旗。
巧了不是,尔朱荣的选锋之法就是从狩猎开始的,可以说八旗制度就是努尔哈赤写给尔朱荣的一封情书,完美贴合继承了北魏遗泽的大齐帝国境态。
宇文泰的府兵制主要还是因为邙山失去太多战力,才不得不被迫开放,不仅吸收了一批汉人豪右,还收了不少戎羌。比如雍、梁二州就“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连接山胡”,“连杂氐羌”。
周国统治的关陇地区从秦那会儿就开始落后山东六国了,虽说也存在着汉人世家大族,然而学术方面很多都是传承自山东地区,就好像后世一个日本人去了美国读书,他还是日本人,但文化学识都传承了美国那一套,这就不能说是日本的文化。
这些条件客观上拖慢了北周的汉化进程,因此汉化程度就不可能比北齐深,所以南梁爆了之后南渡士人猛猛往北齐逃,这是北齐在文化上的优势。
反过来,军事上北周反倒占据了些许优势,就是因为底层民族成分复杂,所以他们的府兵制才容易推行。
“表面上二者相似,但内里是完全不同。”
高殷给高孝瓘解释:“府兵府兵,重要的是开府吸丁,那西贼的百府靠什么招揽兵马呢?地呗。所以他们人少地多的时候还能这么玩,但长久下去,迟早会崩溃。”
这也是历史上府兵制的宿命,北周和杨隋运气都比较好,早早灭亡了,这个雷到唐朝才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