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参谋(1 / 4)

北齐:家父文宣帝 花鸦 1531 字 14小时前

“是太子啊……醒了,醒了。”

薛孤延变拳为爪,尴尬挠头,这是他少数不能打的人之一。

高殷没和他计较,给薛孤延一支笔,让他写自己名字,他都不明白,还不照样做太子太傅?

何况他用得上这位六十九岁的老太傅呢。

历史上,高演高湛发动政变,控制住杨愔、可朱浑天和、宋钦道等人后,又派薛孤延去捉郑颐。

那时候薛孤延已经听从了两个叔叔的指挥,但在此之前,高洋可根本没觉得薛孤延是两个叔叔的人,否则就不会把他放到太子身边亲近。

答案其实只有一个,就藏在《北齐书·后妃传》中,“太皇太后密与孝昭及诸大将定策诛之,下令废立”——注意这个诸大将。

高洋死后,因为高殷派系的无能,导致没能在最快时间内拉拢勋贵、稳定局势。

后宫的势力完全落入了娄昭君的手中,而前朝的鲜卑臣子也因为杨愔等人的不决绝和派系之别,被娄昭君先后约谈笼络,最后在政变时为高演高湛大开绿灯。

这是杨愔这个团体的无能与失职,当了那么久的太子三师,同事如此长的时间,居然都没能替自己拉拢住薛孤延?属实是读书读傻了。

没办法,高殷只能自己来了,心里觉得高洋看不爽杨愔还是有道理的,理政尚可,应变非其所长。

当初杨愔在高澄遇刺时自己逃跑,后又劝东魏孝静帝禅代,对两方都不能说是尽忠。在鲜卑人势大的朝堂上进谗言,让高洋杀掉高德政,是因为高德政会和他争夺辅政大臣的地位,是自私与不智。

等高殷继位,杨愔不仅没帮少帝巩固地位,反而请求以他自己为代表,罢免没有才能而得到官位的人——他当然可以这么做了,毕竟他是宰相,日后得到晋升的机会多得是,结果这一手将许多失去官位的人逼到了高演高湛那里。

而后又不知道怎么的,猜忌起高归彦来,导致高归彦同样倒戈。

而且他选拔人才二十年,多数是靠言语和容貌来用人,被人吐槽选官像是市场穷人买瓜——就爱捡大的挑,只能说杨愔所谓的“政清于下”有极大的水分,跟高洋比起来才算政治清明,要是给他个机会,没准就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