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作思索:“臣以为,若东贼大举入寇,当委派柱国抵御。可东贼虽有出兵的消息,但其军不明,未必就是贼首高洋,若是其亲至,当自晋阳发兵,而不是从邺城。”
齐国的军力精华在晋阳,这是天下共知的事情,后来高纬在晋州战败,齐国也就光速灭亡。
“或是小股人马试探我国边境,或是为南方王琳造势,吸引我军力与其僵持。臣之意思,是命各地驻军严守,国内先整顿军马,派遣援军,得知其军队主将和具体详情,若东贼真是要倾国来犯,再与其大战未迟。”
言毕,宇文护再次深深一拜,神情恭顺。
这里体现的其实就是宇文护的大权在握,其实他早就得知了情报,大概猜到了齐国不会大举进犯,上朝之前就与相府僚属商议过了,马上就能拿出一套适当的办法。
“小司徒熟知齐国内情,可为援军,再委派良将辅佐,必能克敌制胜。若陛下另有人选,臣亦当遵从圣意。”
小司徒就是被逼反的司马消难,进入周国后授封大将军、荥阳郡公、小司徒。
宇文护不仅还了政,还在军事上稍稍松懈,让宇文毓点派将领,这其实就是给他在军队安插人手的机会,话里话外都给够了宇文毓面子,让宇文毓颇为满意。
宇文毓对此颇为喜悦,但面上不显:“卿言之意,甚为周密,此事便依晋公之议,即刻操办。”
他拟了诏书,侍官承给宇文护,宇文护谢恩过后,回到朝臣班中,又商议了几件小事,周国君臣便退朝而去。
宇文毓急匆匆回到内朝,赶走了过来讨宠的妃嫔,下令:“速召鲁国公、天水公、穰公来。”
不多时,三位被征召的臣子赶到麟趾殿,这类似于齐国的文林馆,宇文毓和现在的高殷打的是一样的主意,以聚揽文士的名义构建班底。
这三人是班底中最出彩的人选,其中两个非常值得信赖,鲁国公宇文邕,是宇文毓的四弟,沉毅有智,善于隐忍。
宇文护虽然不是一个优秀的开创者,但却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守成者与执行者,他对宇文氏宗亲的培养方式可谓一绝。
就如同高洋被晋阳勋贵所限制一样,西魏时代用府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