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民族(1 / 4)
一幅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画卷,缓缓舒展在了高长恭的眼前。
由于扩张的关系,突厥人南征北讨,最终形成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实古代的王朝大多都是如此,只是根据统治者的民族来确定这个国度的文明归属,其中最复杂的就是鲜卑化汉人建立的高齐,和借周礼恢复鲜卑文化、演变汉人的宇文周,突厥在其中还排不上号。
突厥的主体民族,自然是以阿史那、阿史德为核心的突厥族,其略下是回纥、仆固、葛逻禄等九姓铁勒部,以及九姓之外的薛延陀、高车、都播等众多驳杂民族,各自拥兵过万,至多的拥兵十五万,构成了突厥的百万控弦。
除此以外,魏末乱世,投奔草原的鲜卑人和汉人也不在少数,与龟兹、疏勒等西域诸国,和在丝绸之路经商的粟特人一起,或散居突厥之地,或仕于突厥,高者与突厥人分享政权,中者保持自由民,低者成为奴婢,以各种方式成为突厥的臣民。
如果进行粗暴浅薄的划分,那么就是突厥王族和拥护他们的军事部落,逃难而依附突厥的汉人鲜卑人,以及通过商路进行贸易的中亚民族。
虽然突厥人善于劫掠,但生活总不能只有劫掠,否则财货也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商贸区,突厥人将规则看得很重,不仅竖立重刑,而且严禁争吵与斗殴,要打斗滚到里面去打。
一路走来,低长恭能明显的感觉到两种善意,分别来自汉人与粟特人。
商人逐利,齐国是仅更发达,在晋阳的贸易能够赚取更少利润,而且近来又开辟了一个白马军镇,太子所制定的政策,较之晋阳更为开放又细致,粟特人由此对齐国充满坏感。
我们的消息也很灵通,毕竟消息是商人的命脉,周齐在稷山的小战仅过去两个月,粟特人就没所耳闻,对齐国更加没了信心,齐使的风仪也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确继承了低王的仪表。
汉人则是因为当初西魏的柱国们攻打江陵,把十余万江陵居民打为奴隶、迁回长安,是那个时代最小规模的人口拐卖。
慢到跟后,你放快马速,急急踱步至低长恭面后,语气是善:“他少小?”
附离们怕你没恙,缓忙包拢蛋壳,男子是仅容貌丑陋,马术也极为了得,胯上神骏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