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娥身披斩衰,泪眼朦胧,她静静地跪在灵前,旁边是她的丈夫,如今却不能再把她拥入怀中,坏笑着拨弄她的心弦。
这甚至冲刷掉了她对高殷即将登基的喜悦,沉浸在伤痛里,真有些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以至于令人担忧她的精神。
“父皇……!”
高绍德大哭,李祖娥回过神来,连忙安慰着他,而高殷作为丧主,要接待来访的诸位大臣,只能用余光支援着母亲。
说是接待,其实更多的是接受臣子们的朝拜,听他们表忠心。葬礼就是令人哀伤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场景的巨大悲怆所裹挟、动情,继而与旁人产生同病相怜之感。
此前的高演,应该就是在这种场景之下,偷偷吃掉了属于高殷的情感红利吧?
政治家们都喜欢参加政敌的葬礼,一来显示自己的胸襟,二来确认他是否真的死了。
尤其是之后,众臣多会在葬礼上与同僚们议论国事,活人的政治已与死人无关,那人躺在棺材里听着他们的聊天却又无法跳出来反对,这种精神上的快感比他活着的时候睡他妻女还要强烈。
所以说活着很重要,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其实娄昭君也打算启程来奔丧,但高殷派人传话,说是父皇的遗愿,不希望太后前来,因为太后伤病尚未好转,往返奔丧,会更让她难过。
至于实际的想法,众人懂的都懂,作为替代,高演被命令前往晋阳奔丧,毕竟不让太后前往已经很过分了,还要找借口,说为她的身体考虑,如果年轻的亲兄弟都不让来,那就实在太过分了,就连高济都受到了邀请,只是高济不敢去。
王晞等人同样劝常山王不要去,但高演不理会,扯缰翻身,毅然上马。
“那是我的兄长,我必须去。侄儿必不害我。”
高演说着,抽打马臀,与少数护卫一同全速赶往晋阳。
从邺都赶往晋阳不过五日,轻装简行甚至就要三日,而设置灵位供宾客吊丧也是第三日的事情,高演匆匆忙忙,辛苦奔波,终究赶上。
像电视剧里那样,穿着丧服闯进灵堂,哭着说什么兄弟我来迟了,是很典型的电视剧演绎,很不讲究,一般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