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天策(1 / 4)

这是旧魏高僧法果形容拓跋珪的话,放在高洋身上也合适。

高洋崇佛不是没有好处的,不然他崇佛干嘛?佛教将他打造成转轮圣王,在这时候,就飞回来一个大大的回旋镖:你不拜人君,朕不挑你礼,现在上转轮王的号,你该叫朕什么?

法果还说过:“能弘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

高殷就扣死了这一点,任佛教说一千道一万,除非他们不拜佛,或者承认高洋不是佛,否则他们就必须拜。

前者欺师灭祖,后者有齐军大兵磨刀霍霍,高殷已经下了命令,先开除寺籍,然后以还俗客的身份受刑,连尸首都不给安葬。

而且高殷还隐隐威胁,虽然我是月光王,但不代表不可以做个道祖什么的,你们秃驴不愿意,大把的道长可愿意重拾拂尘,给先帝送殡呢。

这就是吃皇粮的代价,拿人手短,而且拜高洋为转轮圣王,你挑的嘛方丈。

在高殷的极力坚持下,几座大寺庙最终都妥协了,南北朝数百年以来“沙门不敬王者”的争论到此结束。

在高殷祭拜先帝的仪式上,僧人出面参与哀悼帝王,这成为了数百年来极其稀有之事;然而大齐天子是转轮圣王,这是一直以来的共识,想来也不出格。

车驾上运输了高欢以及高洋的雕像,栩栩如生,一旁的旗杆上垂下数十幅图画,是请著名画家曹仲达以及杨子华为主创,大量画工一起绘制的巨画,上面从高祖建义到大破尔朱,再到天保称帝、亲征蠕蠕,每一个值得铭刻的历史瞬间都被记录在上面,他们的残暴被刻意地淡化,主要烘托其威武。

僧人们念诵着经文,引导着众多教徒顶礼膜拜,犹如拍岸的浪潮,无数股信仰被层层叠叠推到仪仗队前,仿佛吹动了峥嵘岁月,又像是仁者心动的风。

“至尊搞出巡会不会太频繁了?这个月已经是第四次了。”

高演觉得差不多得了,现在是十一月十五,平均四日一次出巡,实在是够频繁了。

杨愔倒是没意见,新至尊不在时,就会把国政交给他们处理,让几个辅政大臣充分享受了一把副皇帝的爽感;而且堆积的事务,新至尊事后也会审阅,天保末年,至尊就已经协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