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税法(2 / 4)

加入书签

了搞百保鲜卑,还顺便设立了九等户籍,对上等的富户收钱,对下等的贫民要求服役,真正是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后面的坚子就把这一套学了过去,加上齐律齐礼等制度,可谓是北齐虽亡,但精神一直活在隋唐。

高殷大概描述了一下新的均田制度和租庸调制,群臣在下方小声议论,最后觉得能够接受,甚至还颇有实利,因此纷纷附和:

“臣附议。”

“至尊圣明。……”

想来新君还算理智,没有上来就跟他老爹一样,想对世家土豪的土地动刀子,这让各方都感到欣慰。听均田的内容,甚至还算是对他们的拉拢与赏赐,由此对高殷登基的不满和对高洋仇恨的转移都减少了。

罢杨换相、重整禁军、盐酒改榷,三项大议程说完,高殷也累得慌,主要还是他得不停在脑中盘旋说辞,完善构想,还要紧张别把什么“隋唐”往外冒,如今顺利让群臣接受,这倒是让他颇为欣慰。

高洋留的底子也不算太坏,或者说,这是已经建立统治的大国该有的皇权。

这也跟高殷宣布的内容并不违背主流有关,鲜卑人巴不得杨愔被整,禁军的重组是用尚书令换取了高归彦本人同意,盐酒则是把刀砍向私酿的盐户酒户,真正的刀子还没向勋贵与官员们亮出来。

刚建立不久、还处在上升期的王朝就是这样子,勋贵还不算多,可以与皇帝合力,一起分百姓的钱,他们三,自己七。

接下来就只剩下三项并不复杂的小问题了。

“下诏,封广阳王高绍义为范阳王,长乐王高绍广为陇西王。”

高殷一凝,接着微微叹息:“追封、西河王绍仁为渔阳王,谥号思恭。”

众臣子一凛,有些门路的都已经知道西河王是怎么死的了。

说实话,太后这件事做得的确出格,若不是太子运气好,那么现在坐在上面的人也许就是常山王了。

些许人被勾起了回忆,心中觉得新君也未必不能扫清天保的弊病,若是太后支持常山王上位,反而对齐国的将来不太妙。

不过他们也就是这么一想,高殷需要的也就是这样,不断提醒他们,最后将这种想法固化,彻底扭转他们的思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